
在加州科學中心展出十多年後,「奮進號」太空梭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遷移至洛杉磯新址博物館,未來將改以豎直展示。
《洛杉磯時報》報道,加州科學中心本週宣布,工作人員將於7月20日起開始安裝太空梭堆棧底座,屆時工人們將會使用一台三百噸的起重機降低雙固體底部部分,各重達一萬磅、高約九呎的火箭助推器會被運到耗資四億建成的塞繆爾奧欽航空航天中心(Samuel Oschin Air and Space Center)。
據了解,搬運過程將長達六個月之久,最終,50萬磅的太空船和巨大橙色外部燃料箱將放置在固體火箭助推器的底座上,透過八個九呎長的超大型超級合金緊螺絲豎直固定在地面上,每個重五百至六百磅。
「奮進號」於加州科學中心的展期將於12月31日結束,然後再小心翼翼移至新展館,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再次公開讓民眾近距離觀賞。
11年前,「奮進號」搭乘波音747飛機進行最後一次飛行,行經金門大橋和荷里活標誌,最後降落在洛杉磯加州科學中心,如今再次遷至新博物館。
該展覽被認為是世界上垂直展示的最高真實太空梭,由於全棧配置高度極高,以至於塞繆爾奧欽航空航天中心必須加高20層樓來騰出空間,為了讓視野暢通無阻,建築設計除了牆壁外沒有任何垂直支撐。
該建築採用由工程公司「Arup」所研發的斜肋網格,由不銹鋼外牆覆蓋。斜肋網格已用於紐約市46層赫斯特大廈、倫敦標誌性的40層卵形小黃瓜摩天大樓及蛋形倫敦市政廳等世界著名高層建築。
安裝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預計將在明年1月份,屆時重達6萬6000磅、長154呎的外部儲罐將被推出並由起重機吊至垂直位置。
同月,「奮進號」將會從加州科學中心西邊的臨時機庫遷出,先被移至洛杉磯紀念體育館以北、洛縣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南的草坪上,停放幾天後再移動至科學中心的東部邊緣。
該過程將是一大挑戰,由於安裝多在室外進行,因此風向將成為一個問題,升降必須依據當時氣候狀況調整。
為了防止大地震造成的損壞,太空梭另由六個隔震器支撐,防止地震時劇烈搖晃,並且不會撞壞建築物地基。
一旦太空船整個堆棧工程完工,建築物的其餘部分將開始建造,再逐一慢慢安裝展品。新博物館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向公眾開放。洛杉磯訊

「奮進號」在塞繆爾奧欽航空航天中心豎直展示示意圖。加州科學中心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