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運動彰顯身價 超級富豪易上癮

「泰坦號」觀光潛艇失蹤之後,網上出現不少揶揄取笑的言論,引起各方爭議,有心理學家表示,近年來超級富豪已經不再滿足於一般的旅遊方式,希望尋找新的刺激,情況有如沾染毒癮,而在貧富懸殊的環境下,也引起部分民眾反感。

綜合NBC與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就在全球等候「泰坦號」音訊時,社交媒體出現不少令人錯愕的留言,有人在抖音(TikTok)上傳視頻,表示「我們可能只有大約30小時嘲笑那些在潛艇裡的人」,視頻下的140萬條回應中,也有大約1000條幸災樂禍。也有一些迷音圖(meme)假裝記者採訪殺人鯨,然後借殺人鯨的口吻說,「我除了想吃富人外,沒有其他的話想說」。不過在一片揶揄聲中也有網民批評,表示雖然自己也討厭富人,但這次出事的5個人都不是窮凶極惡之徒,不應該遭受這樣的命運,看見網上這樣的風氣,他們寧願「短暫登出」不參與這場遊戲。

媒體評論員和心理學家都表示,現象與民間瀰漫的仇富心態有關。本身曾診治過不少富豪的心理學家里昂斯(Scott Lyons)表示,上流社會普遍生活安穩,追求新鮮的其中一個途徑,就是借助最新科技挑戰極限,諸如上太空、下深海、攀登珠峰和探險南極,藉此得到能人所不能、高高在上的感覺,事實上人類大腦遇到這類刺激時,會釋放多巴胺、睾酮、腎上腺素等荷爾蒙,讓人們能夠紓緩情緒,但習以為常盲目追求這種感覺的話,情況就和癮君子一樣,而且對刺激的需索越來越強,頻率也越來越高。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心理學者邁里克(Jessica Myrick)也說,部分基層民眾也許覺得,需要某些事情證明這些富人並沒有比其他人優秀,而這次海難恰恰提供了機會,而且這次事故發生在萬多呎的深海,沒有現場畫面,外界容易產生事不關己的疏離感,取笑對方的難度也變得較低。

本報訊

「泰坦號」觀光潛艇遭遇災難後,網上出現不少揶揄取笑的仇富心態言論,但也引起部分民眾反感。 NBC和推特圖片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