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華人移民美國,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為了孩子將來能夠在美國上名校,畢竟,全球前一百名大學中,美國占據了絕大多數。
很多華人來到美國,都把孩子當總統一樣培養,想要孩子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聽說私立學校收費貴,教學質量好,考名校機率高,他們就想方設法要讓孩子上私立學校。
2023年1月3日至5日,很多東海岸的私立大學都會截止報名申請,而一些私立中小學也接近截止報名時間。一些華人家長憂心如焚,擔心自己的孩子無法報名,無法錄取。
近日,記者採訪了羅蘭崗市聯合學區教委陳正治,他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
記者:那些學生可以上公立學校?
陳正治: 美國學校分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免費,私立學校需要交費。如果孩子已經移民了,那麼可以上公立學校。如果孩子還沒有取得移民身份,那麼就選擇上私立學校。沒有身份的孩子,雖然可以上公立學校——上學的時候,沒有學校會詢問你目前是否有美國身份——學校不是移民局,它們沒有權利問這些,但是,這樣會給自己留下後患。以後,當孩子移民面談的時候,移民官會詢問:你以前是否讀過公立學校?如果你回答有,那就違反了相關規定。如果你回答沒有,那就是說謊話。在美國是不能說謊的,說謊話會帶來很多壞處。如果是在中國申請留學,那麼就只能上私立學校。
記者: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有什麼區別?
陳正治: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有的頂尖私立學校收費很高,教師的工資也很高。公立學校的人數比私立學校多得多,人數可以高達數百上千,甚至幾千人。而私立學校的人數則要少得多。因為人數少,很多公立學校開設的課程,私立學校就不一定會開設,比如修車、烹飪等課程。因為公立學校學生多,課程多,所以見識廣,見聞多,視野寬,以後從事的職業選擇也多。
記者: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所學的內容,是不是不一樣?
陳正治: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要符合教育部門規定的教材架構。在這個架構之內,各個學校可以選擇不同人所編寫的教材。但是,有些課程,私立學校不會開設,而公立學校則會選擇開設。比如,健康課程,如果開設了,有關部門會給一定量的補助。但是,私立學校通常選擇不要這筆錢,所以不會開設。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課程,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有小部分不一樣。
記者:美國是不是也有高考?
陳正治:從疫情以來,美國沒有一年一度的全國統一考試。美國大學錄取的標準是,從十年級開始,此後四年的每次考試成績,都作為參數。考試成績分A、B、C、D四種,A為4分,B為3分,C為2分,D為1分。分數越高,錄取到好大學的機率越高。比如,加州大學有十幾個分校,想要上加州大學,那麼平均分要達到3.6分,才有可能錄取。還有,你的分數與這四年所學的課程的多少,所學課程的難度,也有關係。所開課程難度大,就會加一分。比如,如果是難度大的英文課——榮譽課,就會加一分。
記者:如果學生有一門課成績特別好的,也會錄取上名校嗎? 1929年,錢鍾書報考清華大學,他的中文和英語都是滿分,數學只考了15分,如果按照總分和平均分計算,錢鍾書達不到分數線,但是,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了他。後來,他成為著名作家。 1930年,臧克家報考國立青島大學,他的數學是0分,但他的語文成績是98分,作文是一首28字的詩歌,他也被國立青島大學破格錄取。後來,臧克家成為著名詩人。這種情況在美國存在嗎?
陳正治:這種情況在美國也存在。有很多體育特長生,都被破格錄入大學。體育,鍛煉的可不僅僅是身體,它還包括團隊精神、取得勝利的決心、意志耐力等優秀品質。如果某個科目特別優秀,也可以作為特例錄取到名牌大學。
記者:很多人希望孩子上私立學校,私立學校是不是精英教育?華人普遍對孩子寄予極高的希望,望子成龍,一直是華人家庭的追求。所以,他們總是想盡千方百計,把孩子送進私立學校。
陳正治:私立學校不一定就是精英教育,很難說私立學校好不好。孩子以後是否能夠成才,重要的不在上什麼學校,重要的是家長。家長對孩子的決定性高達80%以上。只要家長好,孩子上公立私立都一樣。本報記者王志軍洛杉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