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官員敦促居民 勿食自行捕撈貝類

加州衛生官員敦促居民避免食用自行從海岸捕撈的貝類,因為有毒藻類正在大量繁殖,毒害海洋生物,尤其是在南加州海域。

KTLA 5電視新聞報道,加州衛生局日前發布禁令,要求即日起至10月31日,針對加州海岸線上對所有休閒捕撈貽貝進行檢疫。

此外,當局發布單獨警告,要求對聖塔芭芭拉縣、洛杉磯縣、橙縣和聖地牙哥縣的蛤蜊、扇貝和牡蠣進行檢疫。

但這些警告並不影響來自官方認證的商業銷售貝類,衛生官員強調食用這些貝類是安全的。

近幾個月來,南加州藻華規模空前且沒有消散的跡象,已導致數千隻海獅、海豚、鯨魚和鳥類患病甚至死亡。

專家表示,該種藻類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即軟骨藻酸,毒素會在鯷魚和沙丁魚等小魚體內積聚,再被海洋哺乳動物和鳥類食用。

該毒素會影響動物的心臟和神經系統,導致迷失方向。許多海灘遊客在淺水中看見生病的海獅搖著頭,有時身體會隨著海浪漂移。

一周前,文杜拉縣發現有數隻死亡的海豚或鯨魚被沖刷上岸。

衛生官員強調,迄今為止,加州尚未通報人類感染病例,但警告食用休閒捕撈的貝類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

貝類中毒早期症狀包括嘴唇和舌頭刺痛,在食用有毒貝類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開始出現,通常會導致失去平衡、肌肉協調性缺乏、言語不清和吞嚥困難。

貝類中毒較輕微症狀包含嘔吐、腹瀉和頭痛,嚴重情況下,中毒者會癱瘓和窒息身亡。洛杉磯訊

當局警告貝類有毒,10月底前不要食用休閒捕撈貝類。加州魚類和野生動物局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