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悼念恩師 「願在天堂能看到我跳舞」

楊麗萍

晚年的張苛(左1)與楊麗萍交 談。 網上圖片

舞蹈家楊麗萍日前發視頻悼念恩師張苛,並配文稱:「恩師張苛老師您雖然走了,但是您的音容相貌仿佛就在昨天」「願您在天堂也能繼續看到我跳舞」。據悉,張苛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編導,對楊麗萍而言亦師亦友。

楊麗萍發文悼念恩師,並 公開一段視頻, 其中 可見張苛即便已頭髮花 白,不過當談起自己曾經經歷 時,依舊神采奕奕;楊麗萍還公 開出了自己年輕時練舞的照片, 張苛老師戴著帽子坐在鏡子前, 讓不少網友十分感慨。

張苛是舞蹈理論家,曾任中 央民族歌舞團編導。他創作的舞 蹈作品有藏族的《豐收》、《節日》 等,並著有《舞者斷想》。

而楊麗萍於1986年表演獨舞 《雀之靈》成名,她曾出訪 世界各國進行藝術表演超 過上千場;其中「孔雀舞」 成為她的代名詞,2005 年時《紐約時報》專題採 訪報道並稱贊楊麗萍是 「孔雀公主」。楊麗萍11 歲時在西雙版納農場學 校的桌子上領操時,被 歌舞團的軍代表看中。 當年她父親失蹤,母親一個人帶 4個孩子,生活窘迫。楊麗萍的 妹妹小四透露,姐姐聽說一個月 有30元,二話沒說就去了。母親 不願意,覺得那不是正途,領她 回來,她自己再次去了。

當時張苛是舞蹈團的編舞, 他回憶,有一次教演員們一個國 外舞蹈動作時,楊麗萍找到他, 想讓他指導。後來張苛家成為楊 的練功地點之一,另兩處是楊麗 萍的宿舍和練功房。張苛回憶在 黑暗中練功的楊麗萍:她坐那裏 一動不動,忽然起來比畫兩下, 她的技巧,不是規範化的技巧, 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張苛曾透露:「人的創造力 是被逼出來的,當時我們教舞都 是西方辦法,要求流動,跳來 跳去,可是地方(自己家)小流動 不了,於是她發明了一種定點舞 蹈,定在一個點上,讓力量在身 上流來流去,流出各種姿態。」

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