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丁文妍紐約報道
一眾經營便利店、超市、飯店的小商家們9日下午齊聚下東城的「Stop 1」便利店,反對一些雜貨外送服務公司搶佔街道空間和本地客源,要求民選官員們為本地商家提供資助,度過難關。
曾幾何時,人們漸漸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網絡、數碼帶來的便利讓人們甚至連買菜、買生活用品,都可以網購解決,但這無疑對傳統的本地商店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小商家們紛紛表示,這些雜貨外送公司的出現讓人們根本無需出門購物,就能買到超市裡的商品,街道中的超市和雜貨鋪會失去競爭力。此外,這些「倉庫」就開放在居民區中,但和本地的商店相比,人們根本無法看到裡面的商品和運作情況,「誰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子的」。
全國拉丁裔州商會主席Frank Garcia現場喊話包括主計長蘭德在內的前來參加抗議的民選官員,要求他們在軟件和教育方面幫助小商家們與時俱進,同時爭取更多的資金。他還表示曾在州長需要的時候的支持對方,但現在輪到本地商家們需要支持時卻毫無回應。
市議員馬泰表示,自己作為一個雜貨店主的兒子,明白正是這樣的小商店將社區凝聚起來,而由風投支持的科技公司應該與這些已經有創新和多樣化的基礎設施的小商家合作。
小商家無法負擔與大企業競爭
一間外送網站GoPuff的大型倉庫正開在此次人們抗議的商店對面,居民們表示,這間GoPuff兩個月才剛剛搭建,短時間內就已經完成,「他們是大公司,由人力有財力,我們怎麼可能比得上?他們這麼大的公司先虧損也不要緊,甚至可以打價格戰,但我們負擔不起虧損啊。」一名小商家表示。
另一名小商家表示,這些「倉庫」和「中心」剛剛在社區開起來,但若現在不行動,等幾年後社區內的雜貨店、小酒館等都關門,就為時已晚。
市議員高步邁表示,她認為這些佔用街道資源的外送公司倉庫是使用了法規中的Group 16D,但Group 16D的適用範圍只在部分地區,她列舉出了15家可能並不合規的地址。高布爾稱,這些大型中心的窗戶有時被裱糊起來,人們實際無法進入和購物,不僅遮蔽了街景,還減少了人流量,影響了附近的小商業;不僅如此,儘管曼哈頓的一些地區現在仍然面臨食物短缺,但這些公司也並非為其服務,而是大多數開在已經有很多雜貨店的地方。

幾層樓高的超市外送公司GoPuff正開在一間小雜貨店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