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士頓迎來史上首位華裔女性市長,吳弭(Michelle Wu)以超過60%的得票率當選,其對手已經承認落敗。
綜合CBS、NBC及《波士頓環球報》報道,截稿前的點票結果顯示,吳弭實際的票接近4.7萬票,比率為61.1%,對手喬治(Annissa Essaibi George)只有不足3萬票,得票率為38.9%,在上述結果公布後,喬治已經發表敗選聲明。
整體而言這次選舉的投票率並不算高,到了2日傍晚6時,也就是停止投票前2小時,當局才收到10.5萬多張選票,投票率約為23.9%。麻省州務卿加爾文(William Galvin)曾經預測,總投票人數或在13.5萬人左右,又表示現象反映選民對吳弭、喬治2人都頗為放心,不擔心任何1人當選。而在開票後,吳弭也一路保持領先姿態,直到最後取勝。
選舉當局在2日的聲明中表示,工作人員無論是從票站運送選票至市政廳,還是實際點票都需要時間,因此全面工作至少會持續到深夜10時以後,過程中選票將按區域統計,然後匯總在市府官方網站更新。
投票前最後的民調顯示,吳弭的民望大幅領先喬治雙位數字,因此勝算高唱入雲。背景資料顯示,2人均是移民後代,現年36歲的吳弭祖籍台灣,在芝加哥長大後,負笈哈佛大學及哈佛法學院。而47歲的喬治則在波士頓土生土長,曾任公立學校教師,父親是突尼斯的穆斯林移民,母親則是波蘭人。這次競逐市長前,2人均曾任市議會議員。
波士頓原市長沃爾什(Marty Walsh)轉往聯邦出任勞工部長,因此職位懸空。這次選舉期間,沃爾什雖然沒有正式表態,但喬治表示曾在1日收到對方的祝福訊息。據悉,吳弭擔任市議員時已經多次質疑沃爾什施政,也在沃爾什仍有意連任時公布參選計劃,相反喬治與沃爾什立場較為相近,亦表明不會在沃爾什競選的情況下角逐。
波士頓以往的歷任市長均為白人男性,因此這次選舉對當地少數族裔的意義重大。政策方面,吳弭和喬治在租金管制問題上分歧較大,吳弭支持穩租等較為嚴格的管控,但喬治反對類似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