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本報近日報道利用社交媒體和香港銀行轉賬的投資詐騙案使紐約高學歷華人上當、損失幾十萬美金引起讀者廣泛關注,一名讀者致電稱自己與故事主角經歷相似,對方詐騙手法如初一輒,連香港匯款銀行都是同一家。這名黃姓讀者說,自己已經向香港警方報警並被受理,也希望其他受害人振作起來,一起聯手協助警方打擊詐騙團夥。
在之前的報道中,擁有博士學位的紐約醫護人員張勝利(化名),在臉書上認識一位陌生女子,取得張勝利信任後,對方稱自己在香港做投資,並幫助張勝利開設帳戶。期間張勝利的原始投資從20萬漲到超過300萬美元,但對方最終又以操作違規受到證監會調查為由稱需要結束合同,要求張勝利繳納5%的香港利得稅後將帳戶內資金全部提出,在張勝利發現上當開始質疑對方後把他拉黑,使他血本無歸。
星島讀者黃太太近日致電本報,說她的經歷和張勝利非常相似,只不過損失更為慘重。陳太太五月份在臉書上收到一個名叫「陳志強」的陌生人要求加入聯繫人的申請,本來她不予理會,但對方反復發來申請,直到黃太太將他加入聯繫人。這個「陳志強」向黃太太介紹說他家鄉福建江州,現居香港。他向她講述家鄉風物,對她關心備至,很快取得了她的信任。
七月份陳志強對黃太太說自己通過熟人在做投資,通過一種違規操作手法取得高回報。期間他並找借口讓黃太太幫助管理自己的帳號,使黃太太有機會看到他盈利暴漲的狀況。在黃太太投入第一筆資金後,不斷以各種理由誘惑她追加投資,之後以同樣的方法騙她再匯了一筆「利得稅」,最後把她拉黑。黃太太說自己的損失總共接近百萬美元。
黃太太說,她經歷的騙局和張勝利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對方也是兩人團夥,除了打前陣的「陳志強」,還有一個「財務部江經理」幫助她開設賬戶,連對方要求她匯款的銀行賬戶也與張勝利的一樣,都是香港的南洋銀行。只不過這次對方用了一家香港真是存在的大型投資公司作為掩護,稱他是在該公司工作,甚至提供了該公司高管的名字。
但黃太太發現上當後打到該公司詢問,才發現陳志強和江經理都不存在,而該公司高管確有其人,但這名高管的名字在網上可以輕易查到,料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騙子「借名」來提高其可信度。
黃太太說,發現上當後她與張勝利一樣覺得羞恥,至今未敢跟先生說明情況。「我心裡十分害怕,我先生肯定會本我離婚,如果是這樣我也沒可說的,因為這都是我的錯。」她說。但黃太太說,她在美國的一個朋友回流定居香港,她已在朋友的幫助下向香港警方報案,香港警方已經立案。黃太太說,她之前並不知道還有其他人落入同樣的陷阱,看到本報報道後才知受騙的不只她一個,她也希望通過本報聯繫有類似經歷的受害人一起努力將騙子繩之以法。「我現在非常害怕,不知道我先生知道後家裡會怎樣,但我真的不希望再有人上當。」黃太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