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科技創新界論壇 麥騫譽 : 需研將技術落地轉為成果 邱達根 : 須聚焦發展北都

政府主辦的立法會「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今日(26日)輪到科技創新界,候選人包括該界別的現任議員邱達根,以及本地科企創辦人及科學家麥騫譽。

麥騫譽 : 慶幸具科學家及創業家基因  了解科創及產業鏈內每個挑戰

麥騫譽表示,自己是香港土生的科學家及創業家,參與前沿創科工作超過20年,慶幸自己具備科學家及創業家的基因,了解科創及產業鏈內的每個挑戰。他續稱,自己既擔任央企的首席科學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首席顧問等,深刻理解科技領域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方向,了解行業痛點,亦在實踐中累積了很多經驗,希望藉此參政為特區政府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麥騫譽稱慶幸自己具備科學家及創業家基因,了解科創及產業鏈內每個挑戰。
麥騫譽稱慶幸自己具備科學家及創業家基因,了解科創及產業鏈內每個挑戰。

 

麥騫譽表示,組裝合成建築法利用3D打印技術製造配件,可建立住房需求的預測模型,以優化開發土地用途。
麥騫譽表示,組裝合成建築法利用3D打印技術製造配件,可建立住房需求的預測模型,以優化開發土地用途。

 

麥騫譽認為應研究如何將資源落地,交予本地科研將技術轉為成果。
麥騫譽認為應研究如何將資源落地,交予本地科研將技術轉為成果。

 

邱達根 : 感受行政、立法及業界深度合作重要  冀爭取連任

邱達根表示,自己20多年前由投資開始,與創科結下不解之緣,可以說是與香港創科一同成長,重提11年前業界成立一個爭取創科局聯盟,當日立法會與今天很不同,充滿撕裂及不作為,當時業界團結到立法會請願推動創科局成立,到4年前當選至今,深深感受到行政、立法及業界持分者的深度合作,以及良性互動,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希望爭取連任。

在必答環節,問到政府該如何善用科技為基層市民解決住屋問題。麥騫譽表示,組裝合成建築法利用很多3D打印技術去製造配件,可減少設計差,且很多人工智能(AI)算法應用,可建立住房需求的預測模型,以優化開發土地用途,亦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研究如何妥善地利用全港1500公頃閒置土地。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右)及麥騫譽(左)出席選舉論壇。

 

邱達根與團隊。
邱達根與團隊。

 

邱達根認為政府應多運用數據,將住房市場做到合適分配,須掌握人口結構及未來市場需求,以決定如何建立未來的住房市場。
邱達根認為政府應多運用數據,將住房市場做到合適分配,須掌握人口結構及未來市場需求,以決定如何建立未來的住房市場。

 

邱達根指,北部都會區範圍佔了本港3分1的土地,必須聚焦去做,有些需要大面積土地的項目或要放棄,又或與大灣區優勢互補等。
邱達根指,北部都會區範圍佔了本港3分1的土地,必須聚焦去做,有些需要大面積土地的項目或要放棄,又或與大灣區優勢互補等。

 

邱達根認為政府應多運用數據,要將住房市場做到合適的分配,須掌握人口結構,包括有多少基層、中產,在推出簡樸房供應後,未來市場需求是如何,以決定如何建立未來的住房市場。他又關注除了興建之外,在審批程序可如何簡化,建議應用更多人工智能。

麥騫譽 : 需研如何將資源落地交予本地科研  將技術轉為成果

抽籤提問方面,被問到在國家支持香港建設國際科創中心下,香港應如何利用本身的優勢,以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同時貢獻國家科技自立、自強。麥騫譽表示,香港基礎研發較強,但相關的科學家有時會按自己興趣做科研,影響技術落地,若真正由痛點著手,科研產業化機會比較大。他認為,說再多口號型貢獻國家沒有作用,反而是如何將資源落地交予本地科研將技術轉為成果。

邱達根 : 須聚焦發展北都  其他項目或需放棄

被問到本港土地資源有限,政府可採取那些措施以應付創科基建及土地需求。邱達根指,北部都會區範圍佔了本港3分1的土地,但仍屬有限土地面積,因此必須聚焦去做,有些需要大面積土地的項目或要放棄,又或與大灣區優勢互補等。

記者:郭詠欣

攝影 : 何健勇

相關新聞: 

立法會選舉︱批發及零售界論壇   車位不足點解決?謝邱安儀:偏僻街道設更多車位 邵家輝:引進智能泊車系統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