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數字資產發展落後美國 專家籲放寬監管吸流動性 促進市場創新

全球數字資產浪潮中,本港政府正透過《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數字資產創新的領航中心,肩負起連接內地與國際數字金融市場的使命,但監管與創新的平衡成為進程中繞不開的命題。星島新聞集團將舉辦「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5」,特邀業內專家,深度分析數字資產的應用落地路徑與風險防控之道,探討香港如何在全球競爭中找準定位,構建安全可信且充滿活力的數字資產生態。

美國數字資產的快速發展,反襯出香港監管與市場生態的協同短板、年輕群體的風險認知偏差及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桎梏,共同構成了行業發展的現實考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背景下,香港如何依托合規優勢吸引全球資金,如何聯動灣區城市探索資產代幣化、貿易結算等實用場景,以及如何通過教育補位與監管優化築牢發展根基?

全球數字資產浪潮中,本港政府正透過《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數字資產創新的領航中心。
全球數字資產浪潮中,本港政府正透過《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數字資產創新的領航中心。

 

美國數字資產的快速發展,反襯出香港監管與市場生態的協同短板、年輕群體的風險認知偏差及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桎梏,共同構成了行業發展的現實考驗。
美國數字資產的快速發展,反襯出香港監管與市場生態的協同短板、年輕群體的風險認知偏差及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桎梏,共同構成了行業發展的現實考驗。

 

安擬集團總裁歐陽杞浚指出,要思考在美元主導的全球化下,如何定位港元及其資產的代幣化,這不僅涉及金融安全,更關乎國際競爭力。
安擬集團總裁歐陽杞浚指出,要思考在美元主導的全球化下,如何定位港元及其資產的代幣化,這不僅涉及金融安全,更關乎國際競爭力。

 

由傳統金融行業轉向數字資產行業的波場(TRON)集團環球財務總監歐陽力恒。
由傳統金融行業轉向數字資產行業的波場(TRON)集團環球財務總監歐陽力恒。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創辦人區偉志教授指出,本地年輕人雖對區塊鏈及數字資產有基礎認識,但普遍仍停留在「炒幣」心態。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創辦人區偉志教授指出,本地年輕人雖對區塊鏈及數字資產有基礎認識,但普遍仍停留在「炒幣」心態。

 

KGI凱基首席投資總監梁啟棠認為,香港可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將數字資產技術應用於財富管理領域,為內地提供示範。
KGI凱基首席投資總監梁啟棠認為,香港可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將數字資產技術應用於財富管理領域,為內地提供示範。

 

UD創辦人及資深加密貨幣投資者章濤指出,政府將「虛擬資產」正名為「數字資產」是一大進步。
UD創辦人及資深加密貨幣投資者章濤指出,政府將「虛擬資產」正名為「數字資產」是一大進步。

 

監管機構與市場未協同發展

安擬集團總裁歐陽杞浚指出,數字資產與資產代幣化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前景至關重要。他認為,香港在此領域的發展落後於美國等經濟體,必需把握趨勢,將債券等傳統資產透過代幣化推向國際。

歐陽杞浚強調,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窗口,要思考在美元主導的全球化下,如何定位港元及其資產的代幣化,這不僅涉及金融安全,更關乎國際競爭力。

他直言,香港數字資產起步雖早於美國,但美國發展比香港快,在於本港監管謹慎而抑制了市場創新,以致監管機構與市場生態未能協同發展。目前所有獲發牌的交易平台均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困境,並因而扼殺市場創造力,呼籲香港需要重新審視監管,以吸引流動性為核心目標,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市場創新,否則難以追上日益激烈的全球數字資產競爭發展。

全球標準不一 發牌法規各異

由傳統金融行業轉向數字資產行業的波場(TRON)集團環球財務總監歐陽力恒,看到數字資產的發展前景,認為目前數字資產有幾方面比較值得討論。首先是全球監管標準不一,歐美、香港、新加坡及日韓等地對數字資產平台的發牌法規各異;其次是數字資產價值需透過實際應用來體現;最後是未來發展需解決傳統金融的限制。

歐陽力恒表示,隨着特朗普上任,全球監管氛圍已轉向中性化監管,數字資產企業也從過往缺乏監管到目前可配合立法框架,例如可以申請牌照、調整技術與產品以符合規範等。

他坦言,目前有越來越多競爭者加入行業,區塊鏈技術也趨成熟穩定,未來需要更精準掌握用戶需求的轉變,並在合規前提下滿足這些需求。當前用戶心態正從中心化金融逐漸轉向接受去中心化金融產品,企業必需持續微調現有產品或開拓新賽道,以維持競爭優勢。

年輕人仍停留「炒幣」心態

香港數碼資產學會創辦人區偉志教授指出,本地年輕人雖對區塊鏈及數字資產有基礎認識,但普遍仍停留在「炒幣」心態,且偏好選擇產品多元但監管寬鬆的海外交易平台,存在安全與合規風險。他認為,年輕一代未經歷FTX交易所倒閉等事件,以致對海外平台風險意識不足。

區偉志表示,在合規問題上,年輕人往往更重視平台產品種類與低手續費,合規問題對他們來說不是最重要。此外,傳統金融機構如大型基金與銀行雖已開始轉型,卻仍受制於交易流動性不足,以及未能實現7×24小時運作模式,影響客戶參與意願。

儘管如此,他相信香港嚴謹的合規架構仍是重要優勢,有助吸引傳統市場資金。他期望在論壇中探討數字資產在大灣區的具體發展機遇,特別是香港與大灣區城市合作,推動小規模數字資產試點項目,探索實際應用案例,促進行業發展。

與大灣區城市合作提供示範

KGI凱基首席投資總監梁啟棠認為,香港可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將數字資產技術應用於財富管理領域,為內地提供示範。同時,香港作為重要貿易區,若能將數字資產聚焦於貿易結算,並結合房地產、金融等領域的應用,將有助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梁啟棠認為,目前數字資產發展的主要挑戰不在技術,而在於全球監管標準不一。歐美各有不同標準,因此香港及大灣區必需參與全球對話,建立清晰規則,以提升數字資產的普及度。另一挑戰在於公眾接受度,目前市場多將數字資產視為投資工具,而非日常支付或實際應用。長遠而言,數字資產的價值應奠基於實際用途,這需透過長期教育與人才培養來推動。

他強調,香港的關鍵角色是在國際標準與內地數字貨幣系統之間取得平衡並實現接軌,同時亦可作為示範區,先行推動各類試點與策略,為未來提供更多選擇與比較。

推數字基礎教育 助杜絕詐騙

UD創辦人及資深加密貨幣投資者章濤指出,政府將「虛擬資產」正名為「數字資產」是一大進步,標誌官方認知從「虛無空氣幣」升級為「真實存在且有經濟價值的資產」,此舉有助提升公眾接受度。他認為,香港擁有領先世界的合規監管框架,使目前數字資產的資金進出渠道更為暢通,銀行亦不再將其視為洗錢,使投資者安心度顯著提升。

章濤認為,相較於市場狂熱時期,現階段更適合推行數字資產基礎教育,因可避免公眾因盲目投資而偏離正軌。但他指出,香港專業教育落後,並以自身就讀的金融科技博士課程為例,課程偏重區塊鏈技術,卻缺乏數字資產投資的實務內容。他擔憂若教育持續未能跟上發展,因認知不足而導致的投資詐騙將難以杜絕。他期望香港未來能充分利用簡單稅制與融匯中西文化的環境優勢,積極向全球推廣,以鞏固其在全球數字資產領域的領先地位。

 

星島「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5」|聯動創新 出海領航

活動合作查詢:[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https://www.stheadline.com/macroeconomics/3519973/

全球變局下中國迎3大挑戰 經濟前景遠勝歐洲 京東沈建光料明年關稅趨穩

世界多極化已不可逆轉 專家籲內地開放破局 港宜建「全球南方金融中心」

中國經濟40年間極速崛起 內企出海成新機遇 港做好橋樑「比任何時候強大」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