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MPF受託人陸續加入積金易 部份用戶呻難用 一文看清解決方法

隨着「積金易」平台的上台安排進入最後階段,市佔率最高的宏利已於本月初加入平台,另一較大規模的滙豐旗下各計劃亦分別將於12月30日及明年1月29日陸續加入。不過,使用新平台難免遇上問題,網上亦不時有用戶抱怨積金易好難用、甚至不識用,因此《星島頭條》參考了積金易平台官方指引及積金局說明,以整合出一些解決方法。

問題一:登記賬戶屢次驗證失敗

不少僱員使用面容識別註冊時經常失敗,部份人打開積金易App時,還會提示「裝置存在風險」,導致無法進入平台操作。

解決方法:建議優先使用「智方便」App掃碼驗證,快捷及驗證通過率高,可避免面容識別的設備或操作問題;至於設備風險警告,大多是手機內有非官方渠道下載的高許可權可疑應用,卸載有關應用及重新打開App即可。

問題二:供款紀錄未有即時顯示

不少僱員完成供款後,但發現平台長時間沒顯示相關紀錄,難免擔心供款丟失;也有僱員透過支票供款後,不清楚如何查詢到賬狀態。

解決方法:積金局已澄清供款從未真正「消失」,紀錄延遲顯示多是供款時輸入資料不完整,導致系統未及時匹配,僱員可先耐心等待系統同步,也能在積金易App的「供款」分頁查閱付款狀態。若用支票供款,需將支票寄至尖沙咀郵政局郵政信箱98929號,或投入積金易服務中心的投遞箱,且服務中心不接受現金供款。

相關文章:「主動」變「頻繁」損長期回報 強積金遠離短炒心態|彭永東

問題三:供款紀錄有誤如何是好

有僱員反映核對供款明細時,發現平台顯示的金額、供款時間等資訊與實際情況不符,不清楚該聯絡哪一方處理。

解決方法:可優先致電供款查詢專線31972834(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7時,公眾假期除外)反饋;也能透過積金易客戶服務熱線1832622,或發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說明問題,工作人員會跟進核實並修正紀錄。

問題四:誤將支票遞交舊受託人

強積金計劃轉移至積金易後,部分僱員仍習慣把供款支票遞交給原受託人的分行,或誤到積金易自助服務站提交紙本支票,結果導致供款流程受阻。

解決方法:計劃轉移後,供款支票不能再遞交原受託人。紙本支票及付款結算書只能郵寄至指定郵政信箱,或投入積金易服務中心投遞箱;建議優先用平台的電子付款方式,既高效又能避免投遞出錯。另外,自助服務站不收取紙本支票,千萬別白跑一趟。

問題五:未有全部顯示名下帳戶

登錄平台後,僅看到部分強積金帳戶的資料,其餘帳戶沒顯示,擔心帳戶出現異常。

解決方法:這是因為強積金計劃是按資產規模「由小至大」陸續轉移至積金易平台的,並非一次性全部完成遷移。未顯示的帳戶大多是尚未完成轉移,可登錄積金易官網查閱計劃加入時間表,待轉移完成後,帳戶資料會自動同步顯示。

問題六:網頁或App運作有異常

用舊版瀏覽器打開網頁時,出現按鈕無法點擊、頁面加載失敗等情況;或下載App後無法安裝、打開後頻繁閃退。

解決方法:可檢查手機系統兼容性或用其他渠道下載安裝,避免使同非正規渠道的安裝,而加載異常則多爲網絡延遲,可稍後重試。至於平台暫停服務多在公眾假期或周末,受託人也會提前發放資訊包,可留意暫停及恢復服務時間。

問題七:帳戶或未過渡到積金易

在整合個人帳戶時,僱員預備轉出的帳戶可能尚未過渡至積金易平台。

解決方法:可按頁面的「找不到所需帳戶?」,跳轉至表格下載網頁。如轉入權益的強積金計劃缺失,可將個人帳戶整合表格提交予受託人,如轉出權益的強積金計劃缺失,則需將個人帳戶整合表格提交予積金易平台。

相關文章:強積金11月人均暫蝕4042元 GUM:股票基金普遍受壓拖累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