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係持續緊張之際,中方決定押後下周一(24日)的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日本領導人破壞中日韓三方合作的基礎和氛圍,導致舉辦中日韓有關會議的條件暫不具備。
綜合路透社及彭博社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0日表示,日本領導人公然發表極其錯誤的涉台言論,傷害中國人民感情,導致舉辦有關會議的條件暫不具備。
毛寧還稱,日本領導人不能口頭上稱立場未變,行動上卻步步越線,僅憑一句立場未變,解決不了中方關切。日方應當認真對待中方的嚴肅要求,收回錯誤言論,切實把對華承諾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本周末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中國總理李強都將出席在南非的G20峰會,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仍在爭取兩人峰會期間進行短暫、非正式會談,強調對和中方對話接觸持開放態度。但毛寧20日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重申,「李強總理沒有會見日方領導人的安排,請日方自重。」
韓聯社報道,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20日透露,中國文化和旅遊部18日通知韓方,原定24日在澳門舉行的2025年韓中日文化部長會議將推遲,未有說明原因。
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自2007年起每年輪流在三國舉行,旨在促進三國文化交流與合作。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指出,中方未說明推遲會議的具體原因。
就在同一天,美駐日大使格拉斯在會晤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後談及中日爭端時表示,「這是中國經濟脅迫的典型案例,我代表總統、我本人以及大使館向首相表示,我們支持她。」自中日之間圍繞台灣議題爆發爭端以來,葛拉斯多次回應此事,還確認了美國履行保衛日本的條約承諾。
對於外界指格拉斯似乎在「煽風點火」,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8日指格拉斯的言論「純屬別有用心的政治作秀,有違外交官的身分和職責。」
而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皮戈特亦透過社交媒體X表示,美國對美日同盟和日本防衛的承諾不變,美日同盟仍是印太區域和平與安全的基石,「我們堅決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包括透過武力或脅迫手段。」這是中日外交風暴發生後,美國國務院首次主動發聲。
目前,政治風波快速波及中日兩國民間交流與旅遊、餐飲等產業。中國重啟日本海產禁令,也讓在中國經營的日本餐飲業者感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在中日商不怕人身安全,只憂兩國對立,盼中日關係緩和。
在上海經營的日式海鮮餐廳「布良瀨」老闆伊藤表示:「每次兩國關係大幅震盪,我們的生意就跟著忽上忽下,真的非常痛苦。」他認為「這次事件是目前最大的一次,我不認為短期內會有好消息。」、「高市的立場不太可能改變,我只能希望兩國外交官努力緩和情勢,讓中日人民不用因政治爭議而無法享受同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