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桄)
以前在日本自駕遊,經過高速公路時,會見到一些路牌上面,印有不同動物的圖形,提醒駕駛人士,這些路段隨時會有野生動物橫過馬路,要提高警覺。
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動物標誌,有些是具地方色彩的奈良鹿,有些是可愛狸貓,最令人心寒的,當然是「熊出沒注意」的路牌,總教人擔心,萬一真的突然遇上熊,怎麼辦呢?
童年時看故事書,\u510d\u510d的以為,小熊維尼最愛吃蜜糖,那麼全世界的熊都應該不吃肉,只會往蜂巢覓食。
到長大後真正見到熊,是在動物園,那些十呎八呎高的熊,會站起來,向著圍欄外的遊客做合十動作,或者揮手引人注意,期望遊客會拋下蘋果給牠吃。
由於不少中藥典籍都有記載熊膽的藥用療效,能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於是部分商人便採用活熊取膽汁的殘酷手法,在黑熊的膽囊,插入一條膠管或金屬管,然後將熊鎖在狹小而且動彈不得的鐵籠\u88cf,抽取膽汁,令熊疼痛難忍,比死更難受。
熊的命運,彷彿注定是悲劇動物。近日在日本,有大量熊在鬧市出沒,闖進便利店或溫泉,甚至是學校,令人提心吊膽。有人被熊吃掉了,有熊也被獵人射殺了。
最近一頭長約一米半的熊,在青森海域距岸邊幾百米處暢泳,不排除在森林難以覓食,索性跳入海中捕魚。被漁民發現,報警求助,獵人趕到後,便將熊射殺。
啤啤熊已經遠離人煙,在汪洋大海中搵條魚食\u5413,怎想到連條命都冇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