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黎明報》業務報導突現!人工智能指令惹爭議?

巴基斯坦英文主流報《黎明報》(Dawn)因疑似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編輯新聞,近日成為外界關注焦點。事件源於該紙11月12日刊登的一篇題為「十月汽車銷售回暖」的業務報導末段出現異常。在最後一段,印刷刊物中意外留存了一段供編輯內部參考的人工智能指令內容。這段文字明確表示「如果您需要,我還可以製作更精簡的『頭版風格』版本,配合一行統計數字和醒目資訊圖表,最大化讀者衝擊力,要我下一步這樣做嗎?」。相關截圖被網友廣泛分享,立即將該報社的編輯監督機制推上輿論風口。

社群反應聚焦

網友於Reddit平台分享了當日報紙截圖,並指出在業務報導中竟出現ChatGPT指令,不禁直呼「對於一份享有盛譽的報紙而言,實屬尷尬」。一位X(前Twitter)用戶更批評「披著媒體倫理外衣,卻在印刷版中使用AI生成內容,假面已被撕裂」,並掛上#DawnGPT標籤在網路上流行。多名讀者對此表示擔憂,懷疑報社是否在新聞製作過程中公開或披露人工智能的參與情形。部分業內人士則認為,該事件凸顯了傳統媒體在引入新科技時的風險與挑戰。相關討論也促使業界開始反思人工智能與新聞倫理之間的平衡。

黎明報百年歷史簡述

《黎明報》於1941年由穆罕默德‧阿里‧真納(Muhammad Ali Jinnah)創立,並於1942年10月12日在賴迪非印刷廠(Latifi Press)出版首期。半世紀以來,該報在巴基斯坦及南亞地區享有相當聲譽,成為該國重要的英文媒體之一。進入21世紀後,報社積極布局線上平台,不斷擴大數位讀者觸及面。此次意外則暴露了印刷品管控過程中的潛在漏洞,也讓人重新審視傳統報業的品質管理。未來如何在效率與精準之間取得平衡,勢必成為業界核心議題。

影響與後續思考

此次失誤不僅暴露出編輯流程中的明顯漏洞,也凸顯了人工智能在新聞業運用時的倫理與透明度問題。多位專家建議,媒體機構應建立更嚴謹的審查機制,並明確標示AI參與程度,以避免誤導大眾。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輔助事實核查與初稿撰寫,或可在提升效率的同時兼顧準確性。同時,各方呼籲盡速制定業界共識或相關法規,以因應人工智能普及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堅實的監管機制和透明度承諾將成為未來新聞業的關鍵基石。

來源:indianexpress.com

封面來源:Adobe Stock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