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毒品氾濫加上警察資源有限,三藩市多年來一直努力掃蕩人行道和公共空間的吸毒行為。市長羅偉如今希望透過一項全新的強制措施,既助警員遏制問題,亦可將更多癮君子被送往接受戒毒治療。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市府計劃明年初開設一所新的「清醒中心」,將由三藩市縣警局監督,並與承包商簽約營運。讓警員可把因公開吸毒而被捕的人帶往該處醒過後再轉介治療。此舉旨在讓警員能迅速處理相關拘捕並立即返回巡邏,毋須經過動輒耗時數小時的常規拘留手續。
警員目前極少單純因公眾場所酗酒或吸食毒品而拘捕當事人,但其他輕罪類毒品相關拘控——包括持有用具及在街頭遊蕩意圖販毒等罪名——今年已上升85%。被拘留的人一般數小時便重返街頭,毒癮依舊未除。
雖然市府開設了多間戒毒及危機干預中心,但均屬自願性質,僅幫助一小部份無家癮君子。
羅偉形容,三藩市被芬太尼危機殺一個「措手不及」,而新中心將標誌著三藩市對公開吸毒的處理方式的「根本改變」。
這間擬於第6街444號市屬建物內開設的新「清醒中心」,設施與一般拘留室截然不同。中心內設有16到25張躺椅,讓被拘留者休息。成癮治療專員和個案經理將安排他們取得美沙酮和丁丙諾啡處方藥治療鴉片類藥物、門診心理健康及戒毒治療或入住居家式治療中心或收容所。
雖然被拘留者不會被收押或起訴,但他們必須留在中心內,直到縣警和醫生確定狀態清醒和能自我照顧,通常約需4小時。若有人企圖提早離開,將面臨收押。
縣警局長宮本保羅形容新戒毒中心是「三藩市嚴厲卻充滿愛心的管教方式」一部份,認為新中心將改變現有服務缺口。
新做法能否減少街上癮君子和讓更多人成功戒毒仍有待觀察。在前市長布里德時代,執法人員加強逮捕癮君子,希望迫使更多人接受治療,但縣警不曾追蹤參與治療的實際人數。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