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ChatGPT Atlas這樣由人工智能(AI)驅動的瀏覽器,不是只是在螢幕一角出現一個ChatGPT小視窗來回答問題,還具備所謂的「代理能力」,理論上可以執行如購買機票和預訂酒店之類的任務。
《哥倫比亞新聞評論》記者錢德拉塞卡(Aisvarya Chandrasekar)和雅茲維恩絲卡(Klaudia Jazwinska)的調查報道指出,當Atlas啟動「代理模式」並在網上四處搜尋資訊時,會盡力避開某些資訊來源。這種「迴避」似乎與這些資訊來源眼下正對OpenAI公司提告有關。
兩位記者發現,這些機器人比一般的「網路爬蟲」擁有更大的自由度。網路爬蟲是一種非常早期的網路技術,在正常且無爭議的情況下,如果網站設定「禁止爬取」的指令時,就會停止。當使用ChatGPT程式並要求它從阻擋爬蟲的文章中抓取特定資訊,它可能會執行指令,並告知你無法完成。「代理式瀏覽模式」(agentic browser modes)則是以用戶的身份在網路上行動,在網站紀錄中會顯示為普通的Chrome瀏覽行為,因為Atlas是基於谷歌設計的開源Chromium瀏覽器構建。
這意味著它們通常可以抓取那些原本會封鎖自動化行為的網頁。但當兩位記者要求Atlas總結《PCMag》和《紐約時報》的報道時,情況就不同了,這兩家媒體的母公司目前正以涉嫌版權侵權為由,對OpenAI提起訴訟。為了完成這項任務,Atlas極力繞開這些受限來源,在網路上蜿蜒曲折地尋找所需資訊。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