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500指數今年第三十多次刷新歷史高點,另一邊廂,美國實際GDP年化增長率並未提升。這種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背離,正在講述著一個人們熟悉的故事。
人工智能不再是未來概念,正實實在在推動著當今美股的繁榮。芯片製造商AMD與OpenAI達成的AI基建協定,點燃了市場對AI算力需求的狂熱預期。華爾街的情緒被所謂的「動物精神」所主導,其他的消息都被市場忽略了。科技股已成為美股不可動搖的中流砥柱,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同樣頻頻刷新歷史高點。1999年股市中存在科技泡沫時,市場上關於泡沫的討論遠沒有現在這麼多。從逆向角度來看,如今對泡沫的恐慌反而令人感到放心。
高盛行政總裁警告說,AI繁榮可能重蹈互聯網泡沫覆轍。他以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互聯網熱潮為例,指出「當年誕生了不少全球最大的科技企業,但亦使部分投資者因科技網路泡沫蒙受損失。在未來12至24個月內,美股可能會出現回調,許多資本投入最終未必帶來回報,市場情緒最終將趨於低迷。」
當前的市場結構與互聯網泡沫時期有著驚人相似,資本集中度過高的現象已經顯現。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在年中展望報告中指出,美國股票的長期投資前景仍然樂觀,主要來自較高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以及科技相關長期成長主題帶動的獲利潛力。但這種高度集中的投資,使市場穩定性面臨考驗。
當AI狂歡佔據頭條時,經濟其他領域正發出警示信號。第一季度GDP年化增長率為-0.5%,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之差多次轉為負值,收益率曲線再次轉負。收益率曲線倒掛,即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通常被視為經濟可能進入下行週期的領先指標。儘管當前市場普遍認為,曲線形態更多反映的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滯後效應,而非實體經濟基本面出現系統性惡化,但這一信號仍值得警惕。
AI巨頭享用資本盛宴之時,中小型企業正面臨融資困境。這種情況與互聯網泡沫時期如出一轍。當時大量資金湧向各種互聯網公司,傳統行業和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融資。展望下半年的經濟,特朗普政府推行的貿易、財政和其他政策可能會對經濟和金融市場帶來「意想不到的後果」。這種不確定性環境使得投資者更加規避風險,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度。
企業信心不足的問題已經顯現。美聯儲褐皮書報告指出,「不確定性仍然較高,企業因此繼續保持謹慎」。
人工智能的繁榮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了重大機遇,也蘊含著固有風險。回顧過去,互聯網泡沫時期也誕生了亞馬遜等真正改變世界的企業,但更多公司則在泡沫破裂後消失。對於當前AI投資熱潮,關鍵是識別那些真正有技術實力和商業前景的公司,而非盲目追隨市場熱點。歷史提醒我們,當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風險往往隨之而來。
AI其實和鐵路非常相似,都是極其龐大的資本項目。不同的是,鐵軌和列車的使用壽命很長,而AI數據中心幾乎可以立即過時,意味著是徹底的資產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