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州選舉登場 投票結果牽動大局

民主黨前聯邦眾議員斯潘伯格(右)與共和黨副州長希爾斯(左)爭奪維珍尼亞州州長寶座,勝出者也將成為該州首位女性州長。美聯社

綜合《美聯社》及ABC報道,美國週二(4日)多州舉行「非大選年」投票,選出多位州長、市長及地方官員,並表決多項影響全國政治格局的議題。這是自去年總統大選以來最大規模的投票行動,結果將為2026年期中選舉提供重要風向。

維珍尼亞州長選舉

民主黨前聯邦眾議員斯潘伯格(Abigail Spanberger)與共和黨副州長希爾斯(Winsome Earle-Sears)爭奪州長寶座,兩人皆可能成為該州首位女性州長。

民主黨聚焦通膨與政府關門,批評共和黨未挺身反對特朗普政策導致裁員與關稅負擔;希爾斯則以跨性別學生校園政策為主攻方向,強調「保護家長權利」。她同時與卸任州長楊金(Glenn Youngkin)緊密結盟。

此外,共和黨籍總檢察長米亞雷斯(Jason Miyares)競選連任,獲特朗普背書;州眾議院控制權亦將改選,民主黨試圖維持微弱多數,為明年重新劃分國會選區鋪路。

新澤西州長選舉

民主黨聯邦眾議員雪瑞爾(Mikie Sherrill)對決共和黨前州議員夏塔雷利(Jack Ciattarelli)。2021年夏塔雷利曾僅以3個百分點落敗,本次再度挑戰。

雙方皆將選戰焦點放在高稅負與能源成本。特朗普已為夏塔雷利背書。雪瑞爾警告其支持特朗普議程恐削減醫療補助與基建經費,夏塔雷利則反指民主黨導致物價飆漲。州眾議院亦同步改選。

紐約市長選舉

州議員馬姆達尼在民主黨初選爆冷勝出,被看好領導全美最大城市。但前州長柯謨以第三黨身分強勢回歸,挑戰馬姆達尼。

馬姆達尼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主張凍漲房租、公共托育與巴士免費,並削減警察預算,成立「社區安全部」;柯謨主張增聘警力,批評其政策不切實際。雙方互攻激烈,象徵民主黨內世代與路線之爭。

其他城市如明尼阿波利斯、底特律、波士頓、邁阿密與新奧爾良也同步舉行市長選舉。

加州選區重劃公投

加州選民表決第50號提案(Prop 50),是否批准民主黨提出的新國會選區地圖,預估可讓民主黨在2026年期中選舉中多贏最多五席。

若通過,新圖將自2026年生效至2030年;若被否決,則維持2020年人口普查後獨立委員會劃定的現行選區。州長紐森及民主黨領袖支持此案,作為反制特朗普陣營在德州等州的劃界行動。

共和黨批評此舉違背選民將劃界權交給獨立機構的初衷,稱民主黨的「黨派操控」破壞公平。

德州第18國會選區補選

該選區前民主黨議員特納(Sylvester Turner)逝世後舉行補選,選出任期至明年底的接任者。主要候選人包括州眾議員瓊斯(Jolanda Jones)、縣檢察官梅內菲(Christian Menefee)與前市議員愛德華茲(Amanda Edwards)。共和黨提名記者蒙鐵爾(Carmen Maria Montiel)。

若無人過半,前兩名將進入決選。不過該選區在德州重新劃界後明年將廢除。

賓州最高法院留任投票

三名民主黨籍大法官唐諾修(Christine Donohue)、道爾蒂(Kevin Dougherty)與維希特(David Wecht)面臨留任公投,決定是否續任十年。若被否決,州長夏皮羅(Josh Shapiro)可暫時任命法官,但須獲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三分之二同意。

其他州投票焦點

緬因州公投是否通過「紅旗法」,允許民眾向法院申請暫時限制危險人士持槍權;另有縮短缺席投票期限及要求選民出示證件的修法。

德州兩項憲法修正案包括:保障家長教育決策權、禁止非公民參與地方選舉。

科羅拉多州則決定是否繼續資助全州公立學校免費早午餐計畫。

其他重要地方選舉

明尼阿波利斯市長弗雷(Jacob Frey)競選連任;紐約長島納蘇縣行政長布萊克曼(Bruce Blakeman)爭取續任;澤西市前州長麥格里維(Jim McGreevey)尋求政治回歸;曼哈頓地檢官布拉格(Alvin Bragg)爭取連任;辛辛那提市長普瑞瓦爾(Aftab Pureval)則面臨由副總統萬斯(JD Vance)同母異父弟鮑曼(Cory Bowman)挑戰。

週二選舉結果將成為觀察美國兩黨民意走向與2026年國會改選布局的重要指標。本報訊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