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食物派發增天數 應對糧食券危機

為應對政府停擺帶來的糧食券危機,華埠同濟社區互助會免費發放盒飯的主辦方昨(3)日宣布將把原來每週五天的盒飯發放擴展為每週七天,盒飯數量也增加兩倍,達到1600份左右。

位於華埠Walker街129號的同濟社區互助會盒飯免費發放點,源於疫情期間一些熱心社區人士與食物發放機構Rethink Food的合作。2020年三月居家避疫開始,華埠很多餐館被迫關門,而很多獨居老人又面臨斷糧的危險。司徒仲菁等人成立了華埠強壯(Chinatown Strong)組織,與Rethink Food合作,為華埠民眾進行食品派送。Rethink Food負責相關籌款,華人社區組織再把款項與本地餐館連接起來,由本地餐館為項目準備食物。司徒中菁創辦的組織為項目派出志願者,將盒飯送抵包括孔子大廈、松柏老人中心、兩橋樓群、尼克巴克村等地的居民。每次送飯時,志願者們也藉此機會探望老人,幫助老人解決燃眉之急。

司徒仲菁說,封城結束後,反亞裔仇恨風潮興起,很多老人還是不敢出門,因而送餐項目就延續了下來,高峰期時有超過200名志願者參加送餐,每周送餐達5000到8000份。同時,項目也在同濟社區互助會的辦公室設點,向前來領取的民眾免費發放盒飯。她說這個合作項目目前已經為華埠食品發放籌到了總共800萬元款項,送出餐食總共達150萬份。

Rethink Food烹飪主任Ken Baker說,該組織在全市範圍內發放食物,與華埠社區組織合作、從本地餐館採辦食品,使該組織可以更好的提供符合華人飲食習慣的食物。他說,現在物價飛漲。政府關門又使糧食券可以中斷發放,該組織決定在華埠擴大發放免費盒飯。在同濟社區互助會發放點,原來每周五天的發放將增加到每週七天,每周發放盒飯的數量也將增加到1600份。

同濟社區互助會副會長伍灼勝說,該組織也是疫情期間由松柏大廈牽頭成立,志願者們每天兩次上街巡邏,維持華埠治安,在重開柏路、推動選民登記等社區議題上也積極參與發聲。

他說華埠民眾對免費食品的需求也很大,特別是聽說11月糧食券可能停發的消息后,每天早上10點30開始發放盒飯,9點互助會門前就排起了長隊。

互助會準備了特別的號牌發給前來領取食物者,人們領到號牌后再憑號牌取餐,有效防止了哄搶混亂的問題。本報記者榮筱箐紐約報道

主辦方與義工們合影。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