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周2025|證監梁鳳儀稱持牌虛擬資產平台 准與海外關聯平台共享全球訂單簿

【金融科技周2025】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行政總裁梁鳳儀披露數位資產監管新政:允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與海外關聯平台共享全球訂單簿,同步推出三項風控措施平衡風險與流動性;並明確SFC以「市場公平、有序、透明」定義成功,不重「金額」重「原則」。

打破壁壘 直連全球流動性

梁鳳儀指出,過去香港數位資產市場採「封閉環路」監管,訂單僅本地匹配,與傳統市場全球訂單簿模式差距明顯。新政打破此壁壘,香港投資者可直連全球流動性,境外流動性也將引入本地,推動數位與傳統金融機制對接。

相關文章:證監會發通函便利虛擬資產平台 連接全球流動性及擴大服務範圍

 

她強調,開放並非放鬆風控。針對海外平台倒閉致結算失敗、市場操縱兩大風險,新政要求持牌平台預繳資金保履約、建聯合資助計劃分損失、設儲備資金補償投資者,「所有要求公告中明確,既要市場活,也要投資者放心」。

相關文章:金融科技周開鑼 李家超稱港擁逾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 料2032年行業收入逾6000億美元

推3項措施平衡風險與流動性

當天SFC還發布第二份公告補齊監管細節:放寬專業投資者參與的代幣發行門檻,豁免12個月運營記錄,HKMA認可穩定幣同享此政策;明確持牌平台可分銷數位資產相關產品及數位證券;允許平台為非本平台交易的數位資產提供託管服務。

相關文章:陳茂波稱數位化是金融業變革關鍵 港採「政府治理+公私協作」模式
 
至於虛擬資產交易商及託管商規制,梁鳳儀稱這是香港數位資產監管「最後一塊重要拼圖」。託管規則聚焦私鑰風險管理,僅向最穩健機構發牌;交易商規制與其他法律條例保持一致,確保全鏈路合规,最終實現數位資產監管體系鏡像傳統金融。

相關文章:許正宇稱指區塊鏈與AI 優化信用卡商戶結算 壓縮到賬時間至10秒

成功不重「金額」重「原則」

談及成功標準,梁鳳儀強調SFC不以金額衡量,而是堅守市場公平、有序、透明、無操縱原則,「這些支撐傳統資本市場的原則,需成為數位資產市場根基,唯有信任才能吸引參與者、豐富產品」。同時,成功需優化傳統金融,借力區塊鏈提升結算清算效率,並推動產品規模化,這有賴全球監管標準協同及「Aspire路線圖」落地。

相關文章:金融科技周|金管局公佈「金融科技2030」 余偉文料年內推一條龍清算代幣化貨幣基金

年輕人是數位資產發展動力

展望五年後格局,梁鳳儀坦言無需預測未來,但需紮實前行。她提到年輕投資者是數位資產發展重要動力,這類群體風險承受力高、習慣從社交媒體獲取信息,監管層需順應其即時結算等需求,防範風險並加強投資者教育。
 
她表示,SFC目標是搭建「數位與傳統金融並存融合的運營體系」,市場參與者與監管層需共同推動香港發展。雖未明確香港未來是區域門戶還是全球標準制訂者,但強調香港在數位資產監管與生態建設上「已走在前列」。

相關文章:人行陸磊稱持續深化中港金融科技合作 高度重視跨境支付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