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電梯是現代生活日常,不過,四大百貨公司之一的大新百貨,89年前創遠東先河引入首條扶手電梯時,卻成公司生招牌及舉國矚目的大新聞。這條中國第一條扶手電梯,不單運送民眾上落,80年代更為維修長城發揮巨大作用。
座落大新百貨大樓
大新百貨是由廣東香山人蔡昌創辦,它座落於南京路、西藏路、六合路地塊,約8畝面積。大新與先施、永安及新新齊名,並稱上海灘四大百貨公司,象徵民國年代最繁華一面。














相關新聞:奇聞秘史︱102年前民國首架自製飛機面世 以宋慶齡英文名命名
四大百貨中,大新成立最晚,於1936年1月才開張,但又聲勢最浩大和領時代風騷。
上海大新百貨樓高10層,簡潔莊重,大樓沿南京路、六合路、西藏路建造了三面環形的 18 扇大櫥窗。大樓內的營業面積達1.7萬多平方米,較先施、永安、新新更大,居全國第一。
大新又在四大百貨中獨樹一幟在大樓底下修築有大型地下商場,而地下鋪面至四樓,銷售全球各類百貨;商場設有冷暖氣,是上海首間全年有空調的百貨公司;五樓有大新舞廳、酒家;六樓至十樓為大型娛樂設施,戲院、電影廳、茶室、遊戲室、眺望亭和屋頂花園等。每天可容納顧客兩萬人次。
屋頂花園的「天台十六景」讓遊人把上海最繁榮的南京路,從高而下盡收眼底。
領先遠東由OTIS製造
大新百貨夠高夠大外更夠新,商場設有的6部升降機,對走在全中國尖端、見慣大場面的上海人而言,已非新事物,所以蔡家於商場地下至三樓,安裝了兩座扶手電梯。







這兩座在大新百貨內的扶手電梯,非旦是中國首度引入,更是當時整個遠東的唯二,令大新一開張,便舉國注目,吸引大量民眾前來排隊體驗搭扶手電梯。
資料顯示,上海大新百貨開幕當日原定早上十時營業,但七時已有人在門外等候,南京路變得人山人海,最終因商場內顧客過於擠擁要提早在下午四時停止營業,盛況可見一斑。而香港及台灣,則要在1957年才出現第一座扶手電梯。
相關新聞:奇聞秘史︱70年前首隻國產手錶靠¥400開發 打工仔半年薪金買身份象徵
資料顯示,這兩座扶手電梯是由美國電梯業巨頭OTIS澳的斯公司引入,每小時可以運載4000人。
隨著戰亂,上海大新百貨雖然開業最遲,但又是離開最早,蔡昌因應時局,於1947年便把商業重心遷到香港。由於蔡昌遙控上海大新只賣貨,少補貨,把資金不斷抽回香港。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上海大新這間中國第一的百貨公司居然出現無資方也無資金的奇怪情況。
賣觀光券籌款修長城
1953年11月,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遷入大新公司原址。這兩條中國扶手電梯元祖,繼續默默服務民眾。







至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這兩條傳奇扶手電梯再次發光發熱。當時因北京的萬里長城破損嚴重,僅餘兩截保存完好,傳媒界於是呼籲保育長城,領導人鄧小平也響應,提字「愛我中華,修我長城」,令全國民眾捐助善款維修。
相關新聞:奇聞秘史︱故宮曾5毛賤賣清朝鎧甲當員工福利 原因是……
上海第一百貨亦加入募款,由於當時扶手電梯在內地仍是稀有物種,對民眾依然有很大吸引力,於是印製了「一毛錢」扶手電梯觀光券義賣。
僅約20天,即吸引逾7萬人次購券搭扶手電梯,籌得善款7000餘元,吸金能力不容小覷,款項全數捐作修繕長城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