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總統特朗普多次聲稱無證移民近年導致全國暴力罪案激增,但《三藩市紀事報》發現,這種說法與數十年罪案資料和研究結果背道而馳。
一直以來,不管身份為何,移民高犯罪率都是普羅大眾的看法,並助特朗普回歸白宮。但不少研究顯示,移民的犯罪率不僅沒有多於本國出生的公民,甚至前者犯罪率比較低。
2024年一份由隸屬聯邦司法部的國家司法研究所(NIJ)出資針對德州逮捕紀錄的分析發現,因暴力和毒品被捕的無證移民人數不到本國出生者的一半,也僅佔財物罪案的四分之一。
2017年對51份獨特研究的分析也發現,移民與罪案之間的關聯「非常薄弱」,但這種關聯仍發現移民的犯罪率整體來說略低。NIJ官網迄今也認同這種說法。
研究移民與犯罪之間關聯超過20年的爾灣加大(UC Irvine)犯罪學家庫布琳(Charis Kubrin)指出,移民增加犯罪率的看法「在我從事研究的時候就已存在,甚至更久」。
他形容這種想法在美國歷史中「根深柢固」,不少人將國家問題歸究移民,罪案是其中之一。
庫布琳表示,這種根深柢固的看法原因有多個,其中之一像特朗普等政治人物經常利用反移民言論增加勝選。
其次是移民作為一個群體的犯罪低於本國出生者,但庫布琳提到,個別移民還是犯罪,且媒體總把嫌犯的移民身份放大。
最終移民與犯罪之間存在關聯的想法在直覺上似乎說得過去。在出現有關犯罪與移民之間關係可靠數據前,有學者推測,當移民搬進社區時帶來新習俗、語言和種族,也許破壞社會凝聚力而造成不信任,並傷害社區維持「社交控制」的能力。
但庫布琳指出,隨著越來越多數據證明事實並非如此,大多數研究人員就摒棄這種理論。
另一種社會理論「移民復興」應運而生,認為移民來美時一般遷入經濟較差的社區,隨後與其他移民建立牢固的聯繫,而教會和學校等社區機構對遏止犯罪至關重要,因為能增進社區之間信任,透過課外活動和職業介紹等資源,助人們遠離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