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手機N咁多訊息彈出,全為散戶老友報憂,大喊十咁款問:「死咯,碌Sir,維他奶跌破8蚊喇,點搞呀(對方好似想喊咁聲)?」一律答:「買賣股票,自己分析自己決定!」
維他奶升到12.88元時我冇沽
我曾在本欄多次分析維他奶(345),主因見到股權出現重大變動,兩個保守大家族不斷增持,一場爭奪戰隱隱隨時爆發。維他奶屬傳統的公司,老字號,作風雖舊派,但勝在殷實,大股東唔會蠱蠱惑惑。於是,用閒錢在8元多至9元多買入,純考考眼光兼「睇戲」。
維他奶升到全年新高12.88元時我冇沽,跌到全年新低6.86元亦冇再狂掃,因此股並非我的柱躉股(中電、港交所、國泰航空及港鐵)。
散戶點解成日蝕?因買入股票不看長線,只日日睇住個價位,一係笑,一係喊,咁樣當然神經緊張容易出錯。
買股票,事前應做足分析,買入後,除非出現嚴重基礎性負面轉變,否則不應多多手又買入又賣出。乜叫嚴重基礎性負面轉變?例如早年滙豐集團董事局決定將銀行變為World Bank就是了。放棄穩賺的地區性龍頭銀行位,走去打「世界波」,結果,被多國地方政府玩殘,尤其是美國佬,玩你時,當然心狠手辣。
謹記股神巴菲特名言
我不是「大喊十」散戶,睇上市公司,不會以三朝兩日股價作判斷。反之,謹記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別人恐慌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慌」,以及本欄早已提過的三M法則。
正因不時逆群眾思考,才會在過去5年賺下非常可觀利潤,包括當人人因疫情沽出國泰航空(293),令其股價跌至4元左右時,我不但掃貨兼且瞓身供股。另外,港交所(388)在2022年10月跌到220元,烏雲密布的日子,立即當埋底褲(沽出長揸的部分中電)盡掃。
小弟多次強調,我的倉位主體由4隻「政府唔畀得佢死」股組成,一跌過龍,不但唔會做「大喊十」,反之掃掃掃。維他奶不屬以上類別,故我不會瞓身,只在冷靜分析下,揸住等「睇戲」而矣,不但不會喊,反之越跌越………。
資深傳媒人 曾智華
相關文章:習特會結果 料左右全球政經大局|古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