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世強 賓西法尼亞州
前年9月,疫情後我先直飛東京旅遊數日,隨後再從東京直飛北京。從北京、天津一路到洛陽和西雙版納,親身感受到疫情後大陸全力振興旅遊業的努力,也看到疫情後歐美遊客更偏愛選擇日本遊的怪現象。
近年來,大陸對歐亞及中東多個國家實施了免簽政策,意圖吸引更多國際遊客。然而,與政策熱情形成對比的,是歐美遊客依然偏少的現實。我在北京、洛陽和平遙古城等熱門景點,看到遊客如織,漢服熱、古鎮遊和夜市遊火爆,但仍以大陸本地遊客為主,國際遊客也是以來自免簽國家居多,以至於一些地方的高檔酒店因為客源少不得不「內卷」。不久前,鄭州一家五星級酒店在門口支起攤位,以平價鹵味和小吃招徠過路顧客以求自保成為新聞。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從羽田機場入境後,看到東京旅遊業滿血復活,從地鐵站到主要景點,遊客熙熙攘攘,歐美面孔隨處可見。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接待國際遊客約3687萬人,較前一年增長47.1%,創下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1至7月,中國大陸遊客赴日人次已達569萬,同比增長近48%,甚至超過疫情前同期水平。我不禁冷靜思考:為何疫情後歐美遊客對日本趨之若鶩,而對去中國旅遊卻觀望居多?地緣政治、貿易摩擦或許影響了商務客流,但應該不是歐美遊客疫情後去遊中國大陸瞻前顧後舉棋不定的主因。幾日自由行,東京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從羽田機場入境東京,我第一感覺是:日本人的英語水平跟北京、上海比並不高,好在懂中文遊客用漢字溝通沒問題。比如,上野公園、新宿和銀座等,日本人一看漢字就明白。我認為,讓歐美遊客感到日本語言環境友好的,並非語言本身,而是語言環境的細節設計。在東京,機場、車站、地鐵站和景區的指示牌中英文對照清晰准確,餐館菜單也大多提供英文版本,這在中國大陸一些旅遊城市也不常見。
再看整體旅行體驗。在東京遊覽,上野公園、皇居、淺草寺等景點雖不及北京頤和園、故宮、天壇那般宏偉,但秩序井然、人流適中,無需排長隊也無需預約搶票。在東京,進入地鐵站無需過安檢,購車票、博物館票都無需實名制,更不會被要求出示檢查護照。遊客只需按照路線圖搭乘地鐵即可。
在北京,不論是進入地鐵站,還是前往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或故宮,幾乎處處需查驗身份證、護照,安檢頻繁,排隊如潮。不少歐美遊客對此既困惑又不適應,常常感嘆像是去趕考甚至是去參加安全演習,輕松自由的旅遊感受也就沒有了。我在大陸旅遊,就是在洛陽、南昌這樣並非北京、上海的城市,乘坐地鐵照樣要過安檢才能進站,進高鐵火車站更要過安檢和審查護照或身份證,進高鐵站台上車時還要再檢驗一遍護照和車票,十分嚴格。
飲食是去異國他鄉旅遊的重要一環。東京的餐館大多安靜整潔,點餐流程清晰,有英文菜單,沒有喧嘩,服務得體,氣氛親切,甚至深夜食堂也讓人感覺安全休閒。而街頭的自動販賣機、便利店和清掃干淨的街道,更贏歐美遊客的口碑。有人所說日本是最不像亞洲的亞洲國家,也反映出歐美遊客對日本的文化認同感。在很多歐美遊客心目中,日本是一個足夠東方卻不乏西方文化,又感到足夠熟悉的理想旅遊度假目的地。
在東京,Google、Facebook、YouTube 等歐美遊客常用網站都能輕鬆打開,沒有限制。外幣兌換日元,不但很多酒店前台就可以,銀行、7-Eleven等24小時便利店和ATM取款機都可以,街上的外幣兌換所當然匯率更好。疫情後,不知為何大陸的星級酒店一般也沒有外幣兌換服務了,很多也不能用境外信用卡付費結賬,很麻煩。買高鐵車票,就是很多較大城市的高鐵站售票處也不能刷境外信用卡購票,好在我錢包裡總是帶足了人民幣現金。一次,我去一家銀行美元現金兌換人民幣,進門後先要拿號排隊,等輪到我辦理時要先出示護照,再填表登記入住酒店和大陸手機號碼,還要填寫美國住址和電話號碼,一個多小時才辦完。
若問東京一千多萬人口的大都會交通樞紐在哪裡?我的答案是地鐵新宿站。雖然1914年建成的東京站地位更像「中央車站」,但我在東京幾天,每天都要進出新宿站,我感覺新宿站才是東京市區最繁忙的交通樞紐,去哪裡都行,周圍酒店很多。9月中旬的周日晚,新宿依舊遊人如潮,年輕面孔居多,仿佛疫情已成過往,活力撲面而來。沿街閒逛,不知不覺走到霓虹閃爍的「歌舞伎町一番街」入口。這裡兩側高樓林立,廣告燈箱從二樓一直排到屋頂,酒肆、餐館、便利店與深夜食堂生意紅火,街頭年輕遊客成群,越夜越熱鬧。
有人說歌舞伎町是一片「紅燈區」,但我從華燈齊放走到回酒店睡覺,並未見到任何不堪之景,倒是歐美遊客不少,治安我看夜遊到凌晨也不成問題。
9月的東京雖未到「秋高氣爽」,但氣溫並不太熱。早餐後,我從酒店步行十分鐘到新宿站,買了一日地鐵券,信用卡支付方便。從新宿乘地鐵到上野站,出站便是上野公園。東京地鐵指示牌中英雙語,站名如Shinjuku Station(新宿站)、South Concourse(南出口)等一目了然,對外國遊客相當友好。
中午時分,我乘地鐵直抵淺草。淺草寺是東京最古老的寺廟,已有1300年歷史。
淺草寺二戰中曾被轟炸燒毀,現存建築為戰後重建,疫情後香火更加旺盛,除日本本地香客遊客外,吸引了大量歐美乃至大陸遊客,海內外知名,而且全年免費開放。
我在大陸遊過上海靜安寺,要買門票,進入揚州大明寺和洛陽少林寺等都要買門票。去年我和弟弟世斌回大陸,從洛陽去遊少林寺,不但進門要買門票,看武術表演要另外買票,少林寺素齋更是價格不菲,很多寺廟都商業化過度。大陸從南到北興建的不少大同小異的古城、古鎮和文旅特色遊和夜市商圈遊等,很多都是瞄准遊客錢包,急功近利商業化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