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州第13區眾議員黃凱煥(Hoan Huynh)日前在芝加哥西北城區的阿爾巴尼公園(Albany Park)進行「了解你的權利」普法教育的活动,據芝加哥太陽報指,案發當時,眾議員黃凱煥與工作人員獲悉ICE在附近,他們就開車尾隨ICE執法車輛,並按喇叭提醒當地的居民,高喊ICE來了,結果遭聯邦移民執法警察前後夾擊截停,執法人員用槍指著黃凱煥的頭部,警告他們不得尾隨。
據黃凱煥眾議員及其工作人員事後表示,他們的車行駛到Montrose街與Kimball街交匯口附近時,黃凱煥的汽車遭聯邦執法車輛前後夾擊截停,六名聯邦警察下車將其包圍,其中一人還拔槍對準黃凱煥,要求他們交待身份,並警告不得尾隨。隨後ICE警察還拿出手機繞着汽車拍照。
黃凱煥表示,當時他沒有在第一時間掏出手機拍照,因為他害怕讓ICE警察誤以為他是要掏槍。黃凱煥表示,ICE警察拔槍的行為讓他和他的職員們倍受驚嚇,但他並不會因此而退縮。在黃凱煥表明身份,他的隨行職員也拿出手機拍照時,拔槍的ICE警察收回槍支,隨即聯邦執法人員轉身離開。
黃凱煥表示,當天在阿爾巴尼亞公園社區,至少有四人被ICE抓走。黃凱煥稱他無法想象在2025年會生活在一個獨裁主義政權的美國。ICE能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槍威脅一名民選官員,很難想像他們在背後會做什麼? 黃凱煥表示,州議會正在審核一項新立法,禁止聯邦移民執法人員在公共場合蒙臉,禁止他們在學校等場合執法。
自ICE大抓捕昇級以來,芝加哥地區民選官員與ICE警察的正面衝突也隨之增加。芝加哥第26區區長傑西馮特斯(Jessie Fuenrtes)曾遭聯邦執法人員戴上手銬短暫拘捕,提出聯邦侵權索賠。
10月3日,她在洪堡公園醫院急診室,試圖探望一名在移民突襲中腿部嚴重受傷的選民時,被聯邦探員戴上手銬,此外第25區區長盧漢士則曾被ICE警察噴射鬍椒水。黃凱煥堅持表示我們必須保持堅強、不能動搖,立法者的工作就是保護我們的居民。
後記:
現年36歲,伊州第13選區眾議員越華裔黃凱煥(Hoan Huynh)曾以高票當選為上城第一位亞裔伊州眾議員,當年黃凱煥以30497票、得票率高達89.6%擊敗對手杜仁。 及至2024年伊州普選,黃凱煥又再一路高歌,節節勝利的贏得第二任伊州第13選區眾議員席位。2025年7月2日,州眾議員黃凱煥(Hoan Huynh)加入競爭激烈的競選,接替宣佈將退休卸任、伊州第九選區聯邦眾議員的珍·夏科夫斯基(Jan Schakowsky)的席位。
一家獲得美國難民庇護
黃凱煥的父母是越南人和華裔,祖籍潮州。
1990年代初,由於父親在越戰期間與美軍並肩作戰,黃凱煥一家獲得了美國的難民庇護。
這位耶魯大學畢業生也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獎學金,之後在耶魯大學開始從事教育和公共政策研究工作。
黃凱煥闡述他的故事是一個從稻田到春田首府的難民的故事。但這也是一個與這個選區的許多移民和難民相似的故事。 黃凱煥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美國夢,因為這個國家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這個國家給了他機會。他堅信美國人民必須確保我們尊重國家建立的價值觀,並為這一代人和後代人實踐這一價值觀。本報芝加哥訊
伊州第13選區眾議員黃凱煥決定參選伊州第九選區聯邦國會議員席位,接替宣佈將退休卸任的聯邦眾議員的珍·夏科夫斯基(Jan Schakowsky)的席位。圖為當晚黃凱煥在上城舉行宣佈參選啟動活動。 本報檔案照/梁敏育攝
黃凱煥眾議員對社區機構十分的關心,經常參與上城的社區活動。圖為今年的中秋佳節,黃凱煥眾議員(左)與東南亞中心主任鄔亮珊(右)向所有長者送上中秋佳節的祝福。 本報檔案照/梁敏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