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2 霍詠強
《鄭麗文如何避過民進黨的紅統標籤?》
——台灣國民黨主席選後的一堆問題?
惹起注意的原因:民進黨媒體配合趙少康的中國網媒 (TikTok) 的影響力。單選必輸的前立委鄭麗文以過半的50.15%得票率大勝,當選新任黨主席。
其餘五位參選者的得票結果分別為:1號張亞中2,486票,得票率為1.91%;2號蔡志弘260票0.20%;3號羅智強1萬3,504票10.40%;4號郝龍斌4萬6,551票35.85%;6號卓伯源1,944票1.50%。此次黨主席選舉總選舉人數33萬1,145人,投票數13萬0,678票,投票率39.46%,有效票12萬9,867票,無效票811票。
綜合分析2025年國民黨主席選舉的多個問題,涉及鄭麗文當選原因、郝龍斌敗選原因、民進黨態度、紅統標簽、鄭麗文未來路線、親美程度、政黨輪替邏輯以及大陸立場等十個方面。
鄭麗文當選原因為何?
關於鄭麗文勝選原因,核心在於她成功整合了深藍與地方派系。鄭麗文以清晰、強硬(相較於郝龍斌)的兩岸論述,高舉「捍衛中華民國憲法」、「反對台獨」的旗幟,成功凝聚並激發了這股鬱積的能量。口號和態度都非常明確,在紅統標籤前準確定位為”要和平、不要打仗”。
公開辯論表現出色。國民黨在2024大選失利後,傳統精英路線受質疑,鄭麗文作為媒體人出身,通過街頭宣講和社交媒體吸引年輕支持者,其”重民生輕統獨”的務實口號既避免刺激中間選民,又用”中華民國憲政”話語滿足深藍訴求。值得注意的是她獲得韓國瑜系統支持,這顯示國民黨內”非朱體系”的崛起。
郝龍斌敗選的原因為何?
郝龍斌敗選的關鍵在於形像固化、公開辯論表現拙劣。雖然他有行政經驗和國際視野,但選民將其視為”連勝文2.0″——過度精英化且與基層脫節。低配版的馬英九,可以作為朋友、不適合當領導。
界票:就連補上羅智強的得票仍要輸。
郝龍斌被視為與黨中央(朱立倫)關係較近,在黨內亟需「革新」、「換血」的氣氛下,反成為負擔。鄭麗文陣營在整合「非朱系」勢力上更為成功。郝在嘉義市長補選時主張”藍白合”導致深藍不滿,而黨內初選階段對張亞中支持者的忽視更是戰略失誤。民調顯示40歲以下選民對他的認知度不足30%。
為何標籤鄭麗文為紅統?
民進黨媒體配合趙少康的中國網媒 (TikTok) 的影響力。比鄭更紅的還有蔡志弘。
“紅統”標簽本質是政治武器,鄭麗文實際主張較接近”華獨”,但綠營將”兩岸和平協議”模糊為”統一時間表”,並利用其2000年任陸委會副主委時推動小三通的歷史做文章。情報顯示民進黨網軍早在選前三個月就准備”麗文紅統圖卡”。
台獨基本教義到視之為民進黨騙局,最終脫離民進黨、投向國民黨。
民進黨藏的是什麼態度?
民進黨對選舉的真實態度值得玩味。有說表面”冷處理”實則”暗助鄭”,因評估鄭麗文路線可能激化藍營內部矛盾,但是,現實是民進黨認為郝領導的不變國民黨更容易對付。所以當鄭提出”兩岸事務性協商”時,綠營側翼刻意放大其”親中”言論,這種”捧殺”策略與2019年操作”韓流”異曲同工。
鄭當選後會走怎樣的路?
推動國民台捲土重來是鄭的首要工作,所以更大可能轉向親美態度,因為部分言論易被解讀為「疑美」甚至「反美」,將面臨美國和黨內親美派的壓力。在2026縣市長選舉,如何平衡和民眾黨的平衡會是首個考驗,黨內朱立倫系可能轉戰不分區”立委”保存實力。傾向覆制盧秀燕模式,在兩岸議題降溫而聚焦食安、空污等民生議題。
其中一個優勢是鄭麗文2025年6月11日於台大校友會館與一些中立派系創建的一個政治組織:黨外在野大聯盟,當中包括郭正亮、陳之漢(館長)、蕭旭岑(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區桂芝、孫立群(前行政院發言人)有領導性和影響力。
民進黨和國民黨都親美嗎?
在親美程度上,兩黨本質都是”親美”但路徑不同。國民黨屬於傳統關係、強調安全合作(軍購、情報),民進黨與其說親美、不如說”親日”,因為在利益和資源上的關連更大,所以往往未能掌握美國的態度,側重價值聯盟(民主峰會、供應鏈)。
中國大陸中央政府是怎樣想的?
選後國台辦聲明特意引用鄭麗文”同屬中華民族”表述,而《兩岸融合示範區條例》草案已增加台生創業條款。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祝賀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促進共同發展,推進國家統一,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鄭麗文復電: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台海和平穩定。
鄭麗文勝出的確給予中國大陸對台行動的新啟示。
最後需要補充的兩點:一是美國在台協會(AIT)選前密會鄭郝兩人,二是大陸涉台智庫內部對鄭當選的評估存在”溫和派/鷹派”分歧。這些動態可能影響後續兩岸互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