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領土沒有爭議卻有稀土爭議

王宇宏 新澤西州

30年前還土里土氣,有鄉土氣息的黃土高原著稱的中國,那時還沒有所謂的土豪。

在1992年南巡期間,鄧小平著名地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句話高度概括了中國稀土資源的戰略價值,將稀土與中東石油相提並論,說明稀土對中國經濟和國防的重要性。

當時中國已發現大量稀土儲量,但開採、分離和加工技術仍較落後。鄧小平強調發展稀土產業的重要性,鼓勵加強技術研發與產業鏈完善。

鄧小平的這一戰略觀點,促使中國稀土產業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和加工基地,他對稀土的認識和重視,成為中國長期稀土供應鏈主導地位的關鍵歷史節點。影響至今全球高科技、國防工業的供應鏈格局。

強調稀土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避免重蹈過去低價賤賣的覆轍,推動稀土產業的國家重視和管理。

稀土供應一旦被限制,高科技、國防、醫療等產業的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全球競爭力都會遭受重大 ,所謂領土:國家主權底下的地理區域,外交軍事爭議焦點將面臨威脅;

鄉土指人尤其對遠離家鄉的人是精神支柱,是人類思鄉、尋根、文化認同的重要象徵也將不保。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生命中的氧氣,人體健康的維生素,其主要應用如下:

‧科技產業:半導體(晶片生產設備)、智慧型手機、液晶螢幕、AI晶片、高效電機和硬碟等都仰賴稀土製造關鍵磁體和材料。

‧國防工業:導彈、雷達、戰機導航系統、精準武器、高性能合金和稀土磁體是美國F-35戰機、GPS、無人機等的核心原料,稀土供應直接影響國防安全。

‧ 新能源產業:電動車馬達、風力發電機的高效永久磁體需要釹、鐠等稀土,這也推進了全球綠能滲透率。

‧ 民生產品:MRI核磁共振、X光機、雷射設備,汽車廢氣觸媒轉化器、LED照明、相機鏡頭。

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中美多年的貿易戰,你來我往美國惡意歧視霸權主導之下,中國終於忍無可忍的拿出殺手的王牌,告訴美國在爾虞我詐、虛虛實實的國際政治經濟鬥爭下,真正實體掌握經濟工業動脈的王牌就是稀土了。

美國近年來在實體經濟上日益衰退,但在金融財政,貨幣國際經濟、工業規則上仍舊掌握著相當的話語權,但是在實戰的鬥爭中,中國仍有最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完整生產能力,也就是在雙方最後攤牌當後,美國不得不走上談判桌做出妥協讓步的根本原因。

希望中美兩大國能夠基於善意,在公平合理、平等互惠的原則下競爭而惡鬥,為了兩國人民的福利及全球供應鏈的順暢,做出理性的抉擇走上正確的道路。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