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光收縮中國業務

在上一財年,中國約佔美光總收入的12%。路透社

本報訊

美光科技已做出戰略性決定,計劃停止向中國數據中心供應服務器芯片,並退出行動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此舉意味著美光在中國的服務器芯片業務,自2023年遭到中國政府禁令後,已變得不可持續。

據路透社報道,美光的退出源於2023年中國禁止其產品用於「關鍵基礎設施」的決定,這一禁令被視為對美國限制芯片和人工智能(AI)技術出口的報復。此外,由於全球智能型手機需求下降,美光的行動NAND業務表現低迷,促使其停止了UFS5等新產品的開發,並在中國裁減了超過300個職位。

美光在上一財年,中國約佔其總收入的12%。儘管面臨地緣政治風險,美光仍展現了靈活性,將業務轉向SSD和汽車NAND等成長領域。美光仍將繼續向在中國境外擁有大型數據中心業務的兩家中國客戶(包括個人電腦製造商聯想集團)銷售芯片,並持續向中國的汽車和手機領域銷售芯片。

美光近期的財政表現強勁,得益於中國以外地區強勁的服務器和記憶體芯片需求,支撐其創下創紀錄的高收入。

美光的撤出在中國的服務器芯片和行動NAND市場留下了空缺,競爭對手如三星電子和長江存儲(YMTC)正準備填補這一市場份額。在高性能記憶體(HBM)市場方面,SK海力士處於領先地位,佔有62%的出貨量份額。

美中科技競爭正在加速供應鏈的重新分配,推動著半導體生態系統沿著地緣政治線路分裂。為應對地緣政治風險,美國和歐洲正在大力投資國內半導體生產。美國《CHIPS法案》撥款527億美元,加上歐盟的倡議,已刺激超過500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然而,與亞洲競爭性的補貼和勞動力相比,在美國和歐洲的建設和營運成本明顯更高。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