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惹爭議 消費如賭博?狂粉為求隱藏款整箱購:有時買買下就使好多錢

盲盒熱潮仍舊興盛,泡泡瑪特(pop mart)因持有不少獨特IP,但推出的產品多以盲盒形式發售,引起外界關注「盲盒」銷售模式是否存有賭博成分。《星島記者》昨午(17日)前往旺角泡泡瑪特的一間分店察看,現場人山人海,有不少內地及外國遊客在場「掃貨」。有瘋狂粉絲為求買得「隱藏款」決定「端盒」(一次性購買一整套盲盒),直認似賭博,更分享「搖貨」技巧;有粉絲認為抽盲盒雖有運氣成份,但不認為有賭博成份,稱「都係因鍾意先買,都唔會拎去炒」。

一個系列的盲盒,往往設有命中率極低的隱藏款,機率視乎系列而定,有部分可設定為1:144。

購盲盒因「儲開公仔」 不會為隱藏款「使多咗錢」

Cassandra和男朋友Ming表示今經過前來逛逛,順手買盲盒,笑言自己本身都有「儲開公仔」。Cassandra認為盲盒雖然有賭博成份,但和平日外出購買玩偶或玩具差不多,但不會為隱藏款而「使多咗錢」。Ming則表示自己今日前來買了新出的盲盒,抽中了「萬聖節」造型的兔子公仔。

泡泡瑪特在上班日也人頭湧湧。
泡泡瑪特在上班日也人頭湧湧。

 

每逢有新系列推出,都引起粉絲的搶購潮。
每逢有新系列推出,都引起粉絲的搶購潮。

 

因是盲盒發售,粉絲要買多個盲盒才能購得心頭好。
因是盲盒發售,粉絲要買多個盲盒才能購得心頭好。

 

不少粉絲在現場選購心頭好。
不少粉絲在現場選購心頭好。

 

不少粉絲在現場選購心頭好。
不少粉絲在現場選購心頭好。

 

非炒賣為目 認抽盲盒有運氣成份

忠實粉絲吳小姐則稱,今日僅購買了3個小型盲盒,因「我鍾意嘅今日都無貨」,指自已每月約花費二、三千元購買盲盒,稱「其實都無點計,見到鍾意就會買」。她指,自己亦曾為「心頭好」花費數倍抽盲盒,但僅認為盲盒有運氣成份,不認為有賭博成份,因為「都係因鍾意先買,都唔會拎去炒」,花費數百元亦無傷大雅,認為「炒賣」才會導致有賭博成份。她強調自己並非炒賣為目的,抽中的模型只會作個人收藏,不會刻意去「儲齊一套」。

內地旅客因缺貨在港購買

亦有內地旅客在場購買盲盒,江小姐及梁小姐表示僅買了一個盲盒,但因該款式在內地缺貨,江小姐稱「剛好在這看見所以就直接買了」。她認為「對於非常喜歡的那些人來說,為了抽隱藏款就是在賭博。至於梁小姐則認為自己運氣較差,不會強求抽到隱藏款。

江小姐因喜歡的款式在內地缺貨,「剛好在這看見所以就直接買了」。
江小姐因喜歡的款式在內地缺貨,「剛好在這看見所以就直接買了」。

 

Cassandra認為盲盒雖然有賭博成份,但不會為隱藏款而「使多咗錢」。
Cassandra認為盲盒雖然有賭博成份,但不會為隱藏款而「使多咗錢」。

 

有粉絲「端盒」購買一整箱的存貨,以求搏得心頭好。
有粉絲「端盒」購買一整箱的存貨,以求搏得心頭好。

 

不少公仔都是以盲盒的形式發售。
不少公仔都是以盲盒的形式發售。

 

巿民仔細看心頭好。
巿民仔細看心頭好。

 

豪花千金「端盒」  「搖盒」助購心頭好

李小姐表示自己今日特意前來購買最新出的款式,更「端盒」購買,好處是可以一次過購買所有款式,無需再逐一抽取,較「慳時慳力」,更有較大機率抽到隱藏款。她指出,今次端盒性能價格比(CP值)較高,因「今次啲款比較少,得6種,買晒都冇以前咁貴。」

李小姐坦言,抽盲盒的銷售手法具賭博成份,「有時買買下就會使好多錢」,但她透露「抽盲盒」亦有技巧,可以靠「搖盒」辨認公仔,解釋「唔同公仔有唔同重量、高度、盒內空間,或者唔同嘅道具,乾燥劑都會喺唔同位」,又稱「可以捏嗰盒,啲公仔都有唔同凸點」。她續指,網上不同社交媒體都有「搖盒」攻略,如果有「心頭好」可以靠攻略抽到,「如果你鍾意最重嗰個,就可以靠搖盒抽到。」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盲盒與賭博性質不同,目前未見有大規模沉迷現象。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盲盒與賭博性質不同,目前未見有大規模沉迷現象。

 

江玉歡:未見有大規模沉迷現象 熱潮亦會隨時間而消退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盲盒與賭博性質不同,目前未見有大規模沉迷現象,發展知識產權(IP)是香港的未來方向,若對盲盒這類與IP產業相關的新興事物過度限制,恐怕會對產業發展構成打擊。

她又認為,盲盒的熱潮難以長期持續,並以近年流行的潮流玩具Labubu為例,指其熱度已有所減退。她直言:「市民的居住空間有限,可以擺放多少隻公仔?」

她亦將盲盒比喻為以往流行的「閃卡」,認為這類潮流來得快,亦會自然減退。

記者、攝影:李健威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