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區市參事陳小焱(Chyanne Chen)於15日提出一系列針對市長羅偉(Daniel Lurie)「家庭分區」(Family Zoning)計劃的修正案與配套措施,呼籲在推動分區改革的同時,強化租客保障、增加可負擔住房投資,並確保家庭單位供應。陳小焱警告,如果僅依靠市場開發,缺乏資金與社區保障,「只會加劇取代與流離,而非真正解決住房危機。」她強調:「我希望看到三藩市成為每個人都有生存空間,工薪階層與家庭能真正安家的城市。」
陳小焱批評市長版本未提出新增可負擔住房投資,僅依賴現有「低於市價住房」(Below Market Rate, BMR)配額,難以滿足各收入層需求。她已要求市參事會預算與立法分析處(Budget & Legislative Analyst)審查本輪規劃周期內的可負擔住房承諾落實情況,並指出:「我們不能僅依靠包裝成創新的分區改革,而要確保真正有資金流向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家庭。」
陳小焱對市長將「優先平權區」納入增密範圍表示擔憂,認為可能違背《住房要素》中「防止取代、穩定社區」原則,主張排除受迫遷壓力最重地區,並加強社區參與。同時,她計劃提高兩居室或以上的家庭型單位比例,「既稱為『家庭分區』,就應真正為家庭建屋,而非只建小型單位。」
修正案還要求在出售或聯合開發公共土地前,優先評估建設100%可負擔住房的可行性,並建立更具約束力的審核與激勵機制。此外,陳小焱推進住宅租客保護條例,規範搬遷補助、語言可及通知、回遷權與優先入住權,並加強對租客騷擾、買斷協議及住宅拆除的審查,確保租客至少有六個月居住權並獲明確通知。市長辦公室中文媒體發言人梁莉娜表示,市長致力與市參事會合作推動「家庭分區規劃」,保障租客與小商業,同時確保三藩市各收入階層都能安居,並維持本地規劃控制權。
自羅偉市長4月公布家庭分區方案以來,該計劃已成為市府與市參事會間最具爭議的政策之一。市長強調該計劃將為三藩市帶來3萬6千套新住房,滿足州府要求並保持本地規劃控制權。陳小焱、梅義加(Myrna Melgar)、陳詩敏等參事要求同步推進租客與小商業保護,並建立更實質性的資金方案。陳小焱的修正案與相關法案將提交市參事會土地使用委員會(Land Use Committee)審議,後續仍需經市參事會全體會議表決。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