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達欲進軍國會 挑戰共和黨現任者

前加州參眾議員潘君達將競選國會議員。美聯社資料圖片

潘君達州議會任內推出不少法案引發外界爭議,包括2022年要求學童返校前接種新冠疫苗,有民眾為此在州議會外抗議。美聯社資料圖片

去年參選沙加緬度市長失利的民主黨前州議員華裔潘君達(Richard Pan)宣布,將競選加州國會眾院第三選區,挑戰共和黨現任者基尼(Kevin Kiley),已獲民主黨資深國會議趙美心(Judy Chu)的力挺。

潘君達從2012到2022年先後擔任州議會參眾議員。最為著名的立法包括收緊學生接種疫苗要求,以及擴大醫保涵蓋範圍和穩定醫保市場等。

他去年參選沙加緬度市長,但初選時就被淘汰。他本職為兒科醫生,目前於戴維斯加大(UC Davis)任教公共衛生。

《沙加緬度蜂報》報道,潘君達希望晉身國會,抵抗共和黨特朗普政府對聯邦醫補計劃(Medicaid,加州為Medi-Cal俗稱白卡)的刪減,以及共和黨和特朗普任由《可負擔醫保法》(ACA)的健保補助到期。若失去補助,全國不少民眾將面臨醫保費用大幅飆升,這正是聯邦政府目前停擺的導火線。

接受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訪問時,潘君達稱「醫療保健將是這場選舉的關鍵議題」,憶述當年他推動學童疫苗接種規定時,曾與到訪沙加緬度反對規定的現任聯邦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交鋒,「我們需要一個問責聯邦政府、捍衛醫療保健的代表。」

潘君達接受《蜂報》專訪時則形容,基尼「自我證明了他是總統議程的可靠支持者」,批評基尼並不能代表其選區。加州國會第3選區目前被視為共和黨票倉,但若下月4日特別選舉的50號提案獲得通過,按州議會民主黨意願重劃加州國會選區的話,包括第三選區在內的五個選區將有機會成為民主黨的囊中物。

潘君達表示,50號提案的重點是「追究這個(聯邦)政府的責任」,堅稱重劃選區並未影響其參選決定。他提到在2012年當選州眾議員,成功從時任共和黨人手上奪下議席,顯示他可以勝選。

潘君達指出,國會和聯邦政府目前失能,與他首次競選州眾院時,外界對加州議會的描述類似,回憶當年加州的情況登上了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被形容為「無法治理」。他表示,從他當選州議員以來,州議會準時通過預算,將240億元赤字扭轉為300億元盈餘。

潘君達宣布參選後,已獲民主黨加州國會眾議員趙美心和閔大衛(Dave Min)支持,兩人皆讚揚他是富同情心的公僕。

目前尚未有其他人選公開宣布參選國會第三選區,政界中人關注的是現任第六選區國會眾議員貝拉(Ami Bera)的動態,如果50號提案通過,貝拉可以選擇在第三或第六選區參選。

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