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洪水橋片區試點年底招標 住宅地增至三幅 減少道路減基建要求提高財務可行性

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政府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措施。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在大型土地處置模式下,成功投標者將綜合發展具商業價值的大型地塊,三個「片區」試點地區分別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粉嶺北新發展區及新田科技城,當局正計劃於今年年底率先就洪水橋試點地區進行招標,其餘兩個試點地區的招標將於明年陸續推出。

洪水橋試點地區私人住宅地增至三幅

甯漢豪指,基於市場意見,當局正調整洪水橋試點地區的相關安排及要求,包括將私人住宅用地數量由兩幅增加至三幅,以及剔除一條道路,以減少公共設施建設的要求,提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試點地區內設有三幅「企業及科技園」用地,原先要求成功投標者開發及營運其中一幅,而其餘兩幅則在地塊平整後交還政府。此外,當局正考慮延長建築契約期,並提供更靈活的地價繳付安排,包括分期付款的方式。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資料圖片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資料圖片

 

經民聯林健鋒。資料圖片
經民聯林健鋒。資料圖片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資料圖片
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資料圖片

 

粉嶺北新發展區。資料圖片
粉嶺北新發展區。資料圖片

 

制定「優惠政策包」框架後,就可協助投資推廣處、引進企業辦公室。資料圖片
制定「優惠政策包」框架後,就可協助投資推廣處、引進企業辦公室。資料圖片

 

當局傾向在洪水橋試點地區採用「雙信封制」

當局亦正考慮於招標中提供選項,允許投標者選擇參與開發更多工業用地,並在採用「雙信封制」的評審機制下,對此額外承諾給予更高評分。她又稱,近期創科工業局推出的沙嶺數據設施群地塊,已採用「雙信封制」,當局亦傾向在洪水橋試點地區採用此方法。

提出質詢的經民聯林健鋒表示,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政府會為吸引企業落戶推出「優惠政策包」,關注這個政策包何時會公布,會否有統一標準,又或面對不同公司時會有度身訂造安排。

甯漢豪解釋,政策包會是一個框架,由不同的政策局在其範疇中,認為可以提供優惠方面向財政司司長提出,而制定這個框架後,就可協助投資推廣處、引進企業辦公室,在和一些有興趣的企業商討時,有甚麼範疇可提出。

記者:郭詠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