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國際證監會組織倡導的「世界投資者週」今日(12日)圓滿結束,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主席杜淦堃表示,面對數碼科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投資者教育及理財能力更顯重要。他強調投資者必須學會驗證交易平台合法性、評核社交媒體騙局,並掌握網絡安全知識,以應對多變的市場環境。

杜淦堃倡議加強理財教育應對數碼挑戰
「世界投資者週」的連串活動今日圓滿結束,其中包括投委會有份舉辦的「為理財教育敲鑼」年度響應活動。「世界投資者週」是國際證監會組織倡導的年度活動,旨在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今年於10月6日至12日舉行。投委會聯同香港交易所、CFA協會及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於該周內舉辦了「為理財教育敲鑼」活動。
杜淦堃於活動上致辭時指出,數碼科技的發展已改變了市民投資、儲蓄及保障財富的方式。他表示,創新帶來機遇的同時,亦帶來新的挑戰,故此投資者教育及理財能力在這種環境下更顯重要。
數碼科技拓展投資機遇 惟潛藏風險
杜淦堃解釋,網上交易平台的入場門檻降低,讓更多人得以參與金融市場。人工智能主導的工具提供市場分析及交易策略,協助投資者作出以數據主導的投資決定,從而增加投資動力及潛在獲利機遇。
然而,他亦指出,投資產品的擴展可能帶來複雜的風險及混亂。社交媒體有機會放大錯誤資訊,而科技發展亦令不法之徒有機可乘,例如製作虛假投資網站等。

投委會夥業界推動投資者教育
杜淦堃表示,投委會致力與各持份者緊密合作,透過推動香港的投資者教育,賦能公眾應對現今多變的市場,構建一個更安全且資訊普及的投資環境。
香港交易所市場主管余學勤亦有在活動上致辭。此外,來自證監會、香港交易所、香港銀行公會以及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的代表,一同參與了「投資於金融科技年代」專題討論,探討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數碼投資時代的機遇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