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推新晶片 強調美國製造

英特爾推出代號為Panther Lake的新處理器。Inte

執行長陳立武在亞利桑那州Fab 52廠房外展示新晶圓。Intel

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9日宣布推出一款代號為Panther Lake的新處理器,這是該公司Intel Core Ultra處理器系列的新一代,也是第一款採用英特爾18A半導體製程的晶片,英特爾特別強調新晶片與美國的關聯。

該款新晶片目前正於英特爾去年開始投產的亞利桑那州錢德勒(Chandler)Fab 52廠房生產,可望今年稍後時間出貨,預期明年開始配置在各款電腦上。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形容,該公司「正在進入激勵人心的全新運算時代,這得益於半導體技術的大躍進,塑造未來數十年」。

陳立武指出,英特爾下一代運算平台結合其首屈一指的製程技術、製作和先進的包裝能力,成為建立全新英特爾時所需的業務創新催化劑。英特爾同日展示了代號為Clearwater Forest的Ceon 6+,是該公司首個以18A為基礎的伺服器處理器。該公司預期將於2026上半年推出。

科技新聞網站TechCurnch指出,這是英特爾從陳立武今年3月上任以來最大規模的產品製作公告。在上任後數周,陳立武表明將把公司的重點重新放在其核心業務上,並恢復以工程至上的文化。

這次公告也著重18A半導體與美國的關聯。英特爾在對外宣傳時特別提到,這是美國國內最先進的晶片製程。陳立武稱,美國「總是英特爾最先進研發、產品設計和製造的中心」,表明「我們自豪繼續能夠在這個基礎上擴大我們的國內營運,為市場帶來創新」。

《紐約時報》9日指出,英特爾為亞利桑那州Fab 52廠房投資超過200億元,被外界視為英特爾能否繼續在競爭激烈的電腦晶片產業生存的關鍵指標。科技研究公司Moor Insights & Strategy創辦人莫赫德(Patrick Moorhead)向該報表示,英特爾將部分生產從台積電轉移回公司內部,可以節省成本並提高利潤,該工廠也是一個試驗場,可以向英偉達(Nvidia)或蘋果等完全依賴台積電的晶片巨頭證明,英特爾可以生產其所需的半導體。本報綜合報道

科技-三藩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