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爭奪戰開啟新賽段

科技人才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爭的核心資源,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才戰爭正在全球範圍內悄然升級。當美國將H-1B簽證費用大幅提升至每年10萬美元時,中國推出被稱為「中國版H-1B」的K字簽證,面向全球青年科技人才。加拿大、德國、韓國、新西蘭等國也在紛紛調整移民政策,形成一場席捲全球的人才爭奪混戰。

特朗普的H-1B新規和中國的K字簽證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才引進理念。H-1B簽證新政將企業為申請人支付的費用從之前的數千美元直接提高到10萬美元/年,適用於首次申請和續簽。這一費用甚至高於許多簽證持有人的全年工資總和。商務部長魯尼克對此直言不諱:「這個人是否值得每年向政府支付10萬美元?如果不值得,就讓他回國,公司應該去僱美國人。」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新推出的K字簽證為外國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通道。K字簽證針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專業取得學士及以上學歷的人才,允許他們入境進行科研、交流、商務等活動。

中國推出K字簽證的初衷十分明確,就是要吸引全球青年科技人才,促進國內的科技創新和發展。但是在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許多人擔心本就緊張的就業市場將面臨更大壓力。要知道中國擁有14億人口,但外國人的數量不足100萬,佔總人口的比例不到1%。這一數據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超過5100萬移民,佔人口的15%以上。如此巨大的差異反映了中國在社會接納度、文化多樣性以及移民政策整體環境面臨的挑戰。

在當下人才爭奪戰中,其他國家也在紛紛調整了各自的移民政策。加拿大在推出了一系列移民政策變革,其「快速通道」系統不再為具備工作聘書的申請者提供CRS加分,更強調法語能力、技術工種、醫療與社會福利職業。德國則為技術工人提供了更快捷的定居通道。普通情況下,申請永久居留許可需持有德國合法居留許可至少5年,但技術工人只需3年即可申請。新西蘭在2025年9月宣布改革技術移民「六分制」政策,降低工作經驗要求,並新增兩條永久居留途徑。韓國則計劃推出「韓流簽證」,專門為赴韓學習K-POP及韓流文化的外國人設計,同時優化了D-2留學簽證和E-7工作簽證的審批條件。

各國紛紛調整技術移民政策,背後是對全球人才資源的戰略爭奪。從美國通過高費用篩選「頂尖人才」,到中國針對性地吸引青年科技骨幹,再到其他國家對有經驗技術工人的偏愛,各國都在根據自己的發展需求精准定位所需人才。

未來十年,哪個國家能成為全球人才的首選目的地,不僅取決於簽證政策的吸引力,更取決於這些國家能否提供包容的社會環境、廣闊的創新平台和可持續的職業發展路徑。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