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熱氣球癱瘓立陶宛維爾紐斯機場,航班延誤數小時

立陶宛當局表示,上週六晚間有多達25個小型熱氣球進入該國領空,其中部分已證實載有走私香煙,導致首都的維爾紐斯機場(Vilnius Airport)被迫關閉,航班延誤數小時。根據立陶宛國家危機管理中心(Lithuania’s N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Center)的數據,此次事件共干擾了30架航班的起降,影響約6000名乘客的行程。機場營運直到週日凌晨4時50分才恢復正常。儘管這些氣球最終被證實是用於運送香煙,但在歐洲因北約(NATO)領空入侵事件達到前所未有規模而處於高度警戒的狀態下,任何空域異常活動都備受關注。

維爾紐斯機場航班大亂

機場發言人達里烏斯・布塔(Darius Buta)指出,其中兩個熱氣球直接飛越維爾紐斯機場上空,而進入更廣泛的維爾紐斯郡(Vilnius County)地區的氣球總數超過二十多個。這些氣球的飛行時間記錄在週六晚間約8時45分至週日凌晨4時30分之間。布塔向美聯社透露,邊境警察在不同地點共尋獲了11個熱氣球,並查獲了約18000包走私香煙。這次大規模的空域干擾事件,再次暴露了利用非傳統飛行器進行非法活動對民航安全構成的威脅,也考驗著機場及國家的應變能力。

廉價氣球成走私新寵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距離其東邊的俄羅斯盟友白羅斯邊境僅約40公里(25英里)。布塔解釋,來自白羅斯的走私者正日益頻繁地使用熱氣球進行犯罪活動,主要原因是熱氣球的成本遠低於無人機,使其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走私工具。這類事件並非首次發生,今年八月也曾報告過類似但規模較小的事件。數據顯示,去年立陶宛當局共攔截了966個從白羅斯飄來的熱氣球,而今年截至目前已記錄到544個,顯示此類活動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北約高度警戒下的安全隱憂

歐洲官員認為,近期的領空入侵事件是莫斯科在測試北約的反應能力,引發了外界對該聯盟應對俄羅斯威脅準備程度的質疑。作為波羅的海國家之一,立陶宛對此尤為關切。今年7月10日,一架被識別為俄羅斯製造的葛貝拉(Gerbera)無人機從白羅斯飛入立陶宛,並墜毀於維爾紐斯郡。同月28日,另一架無人機墜毀在一個軍事訓練場,一週後被發現時竟攜帶了爆炸裝置。接連的事件促使立陶宛國會投票通過法案,授權武裝部隊擊落任何侵犯其領空的無人飛行器。布塔強調:「無論是走私氣球還是無人機,都屬於犯罪活動,而非挑釁或破壞行為。」

新聞來源:美聯社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