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政府停擺引發財政憂慮持續升溫,加上美國長期通脹和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聯儲局獨立性的擔憂,以及主要經濟體普遍存在高額赤字前景,促使市場出現「去美元化」交易,其中黃金及比特幣價格近日也雙雙創出歷史新高,投資者應該如何選擇?高富金融集團投資總監梁偉民及香港程式交易研究中心聯合創辦人蔡嘉民回覆本報查詢時均認同,美元趨向貶值,但在配置黃金或比特幣的選擇上,則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事實上,作為衡量美元兌6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DXY),自年初至今已累跌近一成;相反,現貨金價周二曾創3,977美元新高,今年累升約50%,而比特幣周二亦曾升逾12.6萬美元破頂,今年累升逾30%。
背後緣於對美國不信任及印錢
梁偉民強調,今年不論是貴金屬、還是比特幣的上升,很大程度和去美元化有關,而去美元化的一個副產品就是美元下跌,亦是成為支持貴金屬和比特幣上升的因素之一。
他又指,環球股市自今年3月至4月初後持續上漲,不見得市場有很高的避險需求,因此去美元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美國政策不信任及不滿,例如大幅向他國開徵關稅、用美元或美元結算作為制裁他國工具,以及在不同地緣政治衝突上的取態等;同時,市場對美國政府財政出現不信任,因美國總債務持續急升,連每年還本付息的負擔也大幅增加。
蔡嘉民則從貨幣供應角度作解釋,認為去美元化的最大原因是因為美國繼續印錢。他提醒,投資者可以留意美國貨幣供應(M2)持續上升,而黃金和比特幣價格都是會受惠M2上升而出現升值。
相關文章:美國政府停擺僵局何時了? 股市上漲 減華盛頓壓力 高盛料一個日子前解決
梁偉民:黃金信念已根深柢固
面對黃金和比特幣的強勢表現,梁偉民明確選擇了黃金,核心邏輯在於黃金在人類世界上有長久歷史,大家已相信黃金值錢有過千年,所以這信念已根深柢固。相反,比特幣的歷史很短暫,雖然現時市場相信將會越來越多人會將比特幣作為累積財富的工具,令其需求持續上升及推高價格,但這種循環最終會否出現仍是未知數。
他亦表示,不像股票可用市盈率(PE)、盈利預測及現金流等作評估,黃金和比特幣都無法評估其合理價值,所以難以評定現價是便宜還是貴。同時,兩者均沒有內在價值,持有它們不會產生任何收益,但只要投資者們覺得它們值錢及不斷買入,就是值錢;一旦投資者覺得不值錢及持續拋售,它就不值錢。
蔡嘉民:比特幣具追落後潛力
不過,蔡嘉民更看好比特幣的追落後潛力。他指出,黃金以往一般一年只會升約10%,今年已經超額完成其升幅;相反,比特幣平均一年升幅可達70至80%,而今年只是升了三成左右,有機會追黃金落後。
資產配置方面,梁偉民建議黃金中長線可以部署10%至20%,而比特幣則不建議多於10%,一來波動太大、二來和黃金相比,在人類群體中還未可以完全確定作為一個累積財富的工具;如最終沒有走到這一步,比特幣變成零價值也並非不可能。他又以NFT為例,指現在市面上很多NFT已經跌到消失。
蔡嘉民則主張將資產分為3等份,「美股等資產佔三分一、比特幣、以太幣、SOL等加密貨幣佔三分一,剩餘部份則配置房地產或另類資產」。
「數字黃金」定位增兩者相關性
另一方面,據媒體引述花旗銀行分析師Alex Saunders指出,比特幣如今已被視為「數字黃金」,有助於解釋比特幣和金價走勢的相關性;同時,基於投資者持續的需求,給予比特幣12個月內目標價18.1萬美元。
金價方面,高盛將2026年底金價預測大幅上調至4,900美元,較早前預測的4,300美元再上調近14%。該行解釋,這項調整是基於8月26日以來推動金價上漲的「黏性」資金流入,當中主要來自西方ETF資金流入和央行持續購買;相反,波動性較大的投機性倉位則保持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