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解密︱内蒙74人偽造礦難呃賠償 6省「盲井案」17工人遭奪命

2003年,由李楊執導,王寶強、李易祥等人主演了一部劇情片《盲井》,講述在私人小煤礦打工的農民唐朝陽和宋金明,將外地農民認作親人帶到煤礦做工,然後趁他們在井下工作時,製造「安全事故」將他們殺死,再以親人身份去找礦主私了索賠。

如此泯滅人性的案件,並非僅僅是電影情節,而是實在發生過的案件。2015年間,內蒙古大安鑫海鐵礦一名礦工的「礦難」之死,揭發了一宗特大「盲井案」。

大安鑫海鐵礦簡陋的礦工宿舍。一名礦工的「礦難」之死,揭出了一個偽造礦難詐騙賠償金的特大犯罪團伙。
大安鑫海鐵礦簡陋的礦工宿舍。一名礦工的「礦難」之死,揭出了一個偽造礦難詐騙賠償金的特大犯罪團伙。

 

6月8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的大安鑫海鐵礦。案發後鐵礦被關停。
6月8日,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的大安鑫海鐵礦。案發後鐵礦被關停。

 

其中一宗盲井式工地殺人案主犯馬某某等人,2014年在北京市三中院受審。
其中一宗盲井式工地殺人案主犯馬某某等人,2014年在北京市三中院受審。

 

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盲井》。 資料圖片
2003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盲井》。 資料圖片

 

《盲井》導演李楊領取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新華社
《盲井》導演李楊領取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新華社

 

2014年底,該礦發生「礦難」,礦主並未上報,而是私了賠償了68萬元了事。礦主支付巨額賠償後周轉不靈,拖欠50多名工人的工資,結果工人集體追討欠薪,驚動了警方。礦難「死者」記錄為雲南人,警方追查卻發現這個名字在雲南有住宿、乘車記錄,後來證實人沒死,是身份遭盜用,最終揭穿盲井式騙局。

實際死亡人數更多

警方先後在雲南、緬甸等地逮捕到4個人,後來發現主犯艾汪全、王付祥等人已犯案累累,且整個團伙多達74人涉案,犯案時間長達5年。案中大部份犯人都來自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甚至來自同一條村。他們供出了17個身份可查的受害者,還有35個查不到屍體、現場、直接證據的受害者。

事實上,盲井式殺人騙賠案在1990年代已盛行。1998年發生了3宗特大礦洞詐騙殺人團伙案,其中鄭吉寬團伙2年內瘋狂作案52宗,致死110人,平均每月製造4至5宗「礦難」,騙得57萬餘元;潘申寶團伙殺了28人,勒索到52萬余元;余貴銀則殺死38人,詐取了16.3萬元。

多人犯案 分工細緻

「盲井式詐騙」由許多人一起犯案,甚至是整條村的人一起作案。大家分工清楚。他們先找好規模小、安全不達標、管理混亂的私人煤礦,又去火車站等地物色目標人物,稱為「豬」。目標多數是木訥老實的民工,智力有些問題,或者是流浪漢,或者跟團伙裏某人長得像。團伙聲稱某礦工資特別高,吸引這些「 豬」一起去工作,然後同一個班一起下井,有人把守、有人落手殺人。

團伙殺人手法多變,最初是從高處將受害者推落,偽裝失足;幾次後發現有些受害者重傷卻未死,轉用石頭將其砸死,甚至在目標身上放炸藥或偽造塌方事故。確定人死了之後,再以家屬身分要錢。一般礦主為了停工受查,都願意給錢了事。

人命何價?

在潘申寶等案中,團伙60多人殺害27名礦工,騙取撫卹金50餘萬元,殺害一條人命平均換來約1.86萬元,平均每外犯案者分到8000餘元。當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達到437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926元,8000多元已是一個農民5年的收入。

據估計,潘申寶和余貴銀等人殺人數量實際超過100人,只是因為礦工火化後骨灰都被丟棄,現場也不存在,又不知道受害者真實姓名,無法追查下去,只能不了了之。

即時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