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慶祝中秋佳節,邀各族裔民眾近距離體驗中秋文化及亞裔文化的多層次多樣性,美國華人博物館(MOCA)於4日下午在華埠本館舉行了一場長達數小時的「中秋家庭歡慶日」(Mid-Autumn Family Festival)活動,以種類繁多的各式活動,吸引了約400名民眾前往參與,食月餅、做月餅,觀戲渡中秋。而對於門外一如既往的抗議示威,美華博物館表示始終願持開放態度進行溝通,家長們則多表示難以苟同。
作為紐約市主要的亞裔文化機構之一,多年來美華博物館一直以承辦各項傳統文化節慶活動的方式,向社會普及亞裔文化並向年輕一代傳承這些重要的傳統文化。在今年的活動中,美華博物館不僅一如既往地安排了中秋遊園和品嘗月餅體驗,並通過皮影戲、作家對話以及現場實景體驗等方式,令各年齡層的民眾均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了解並感受中秋,與此同時增進親子互動。
當日活動現場,藝術家鄭淑芸(Spica Wobbe)和舞蹈家袁鳳蘭(Margaret Yuen)從常駐於布碌崙的華裔耆老女性群體共同的移民經歷中汲取靈感,以皮影戲的方式呈現於現場觀眾。該演出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亦就移民與離鄉背井的主題予以了探討,特別聚焦於人們該為未知的未來打包哪些行囊的命題。令現場觀眾透過這一文化體驗與這些女性敘事之間建立起了情感連結。
近幾年來風靡的冰皮月餅也亮相於當日活動現場,小朋友們在家人的陪伴下嘗試親自製作冰皮月餅。許多食慣了傳統月餅的耆老也在活動中對這一新興美味得以一探究竟,體驗到傳統文化之下的創新。
創作了童書《井字棋雞》(Tic-Tac-Toe Chicken)的作家蘇金莉(Kimberly Tso,音譯,下同)與插畫師陳雷(Louie Chin)亦來到當日活動現場,就真實存在於華埠的活雞與人對決井字棋遊戲故事進行了朗讀,並為與會小朋友們準備了井字棋對決的遊戲,深受小朋友們喜愛。
除此之外,當日活動還安排了展現月亮在傳統文化中所蘊含意義的舞蹈演出,以及尋找月亮和太陽並模仿后羿射箭的尋寶體驗遊戲,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美華博物館館長李汝幹(Michael Lee)表示,中秋家庭歡樂日是美華博物館每年最重要的大型文娛活動之一,旨在為不同社區的民眾帶來更多包括華裔在內的亞裔社區文化體驗。而在每年的活動中,美華博物館亦嘗試融入不同的新元素,冀能夠展現中秋文化不同層面的魅力,帶給參與者更豐富多視角的文化體驗。
示威者分發傳單勸民眾勿進博物館
與室內美好的中秋氛圍不同,美華博物館外再次被十餘名抗議示威者舉牌抗議,市議員馬泰(Chris Marte)幕僚長卡爾瑪(Caitlyn Kelma)也再次身處其中。活動參與者亦被示威者一邊發傳單,一邊勸阻不要進入該博物館,由此吸引了不少活動參與者的目光。
根據抗議示威者所分發的傳單,此番抗議示威訴求為二,要求美華博物館和諸寶成(Jonathan Chu):將市府撥予的3500萬元款項退回,並稱其該款項為監獄贓款;要求金豐重新在舊址伊麗莎白街(Elizabeth St)20號開業。
對此李汝幹表示,當日活動開始前,自己曾試圖與示威者們溝通以尋求對話,但不慎理想。
根據李汝幹所提供的雙方溝通視頻,示威者們表示抗議示威旨在讓民眾抵制美華博物館。李汝幹則表示希望雙方能進行對話溝通,對於傳單上信息並不准確的訴求無法達成的原因進行了說明,希望雙方能一起尋得其他解決方案。示威者們強調,如果博物館真有意願與社區合作,可以談,但質疑並無誠意。李汝幹則再次強調始終願意溝通聆聽訴求。這番對話的最後,以李汝幹反復囑咐示威者可以叫喊但不要動任何人、示威者強調要這筆錢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社區而結束。
另一則視頻中,李汝幹詢問一手手持寫有「抵制MOCA」「不要進去」「MOCA在殺死華埠」的標牌,一手牽著寵物犬的馬泰幕僚長卡爾瑪為什麼出現在此,會對馬泰的競選有何幫助以及是否還在為馬泰工作等問題,均被沉默以對。
為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李汝幹在活動開始前向報名的參與者們特發去郵件,預告了這一「非暴力但可能會較嘈雜」的抗議示威「反映了華埠社區更廣泛的憂慮,特別圍繞新建監獄、社區貴族化以及傳統商鋪流失等議題」,表示「我們理解並深切體會社區許多成員所面臨的痛苦與挑戰」。
李汝幹在郵件中寫到,「儘管我們高度尊重並捍衛和平抗議的權利,但必須讓您知曉:這是一個有組織的團體,四十多年來持續針對華埠多家商戶及組織發動抗議活動。遺憾的是,他們所散播的謬誤與虛假敘述,正試圖破壞家庭團聚的氛圍。」並分享了博物館有關相關事件問答的在線鏈接予中秋活動參與者。
談及示威者們的訴求,李汝幹表示,首先,這3500萬元係市府支付給博物館所在樓宇前樓主,幫助博物館購下該地產作為永久地址,博物館手中並沒有這3500萬元,也並非示威者們所以為的,對這筆錢並無權限。
「即便我們真的有這筆錢在手,這筆錢要去向哪裡?他們有方案嗎?誰來接手?他們來接嗎?因此我認為他們不斷在外面說什麼『滿足我們的訴求』實屬虛偽。3500萬可不是憑空出現的。」李汝幹說道。
李汝幹:反對在華埠建監獄
他也重申,美華博物館並非示威者所言的支持社區監獄,「我們不支持監獄,不那麼認為,我們反對在華埠建監獄」。他表示雖然對司法改革了解不多,但他認為如果可以有其他選址且關閉雷克島,會是不錯的選擇。
談及諸寶成,李汝幹表示他曾經確實為董事會成員,非常支持博物館工作,但已於2024年11月卸任離開,該傳單中並未提及。而金豐舊址的早早關門係因疫情再也無法支撐起宴會廳多達800席位的規模,並非被諸寶成所驅逐。
李汝幹指出,示威者所發的傳單中許多信息並不准確,自己也在活動開始前向活動參與者們發送郵件,傳達了準確信息。而美華博物館的官網上亦有相關問答環節,就事件前後進行了說明。
對於未來,李汝幹表示始終樂意與示威者們溝通與交談。「正如我所說,我們沒有3500萬元,而且我們作為博物館,無法掌控他人的商業利益。所以我們當然可以坐下來談,但究竟有什麼實質內容可談呢?我們樂意協商,但若對方開出金額要我們支付,那實在令人遺憾」李汝幹說道,「說真的,我們不得不主動去跟他們溝通,這種情況很可悲。」
記者隨後就李汝幹回應試圖尋求示威者的評論。但原本表示「可以問我們中的任何人」的示威者在馬泰幕僚長卡爾瑪拉拽低語後,轉身表示「我們不做評價(We have no comment)」。
有非亞裔家長表示,雖然不知雙方存在何種過節,但相信抗議示威必是有所訴求。但當聽聞相關抗議示威已持續多年並自行查找相關新聞報道後則表示「我相信抗議示威的目的在於與對方進行對話或溝通,繼而解決問題。持續多年抗議示威?我覺得這並不英雄,甚至有點傻。說真的我不確定他們知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什麼。」
華裔家長陳女士表示,通過新聞報道曾對此有所了解,對於孰是孰非雖不想評價,但她強調,帶孩子來參加活動是為了體驗傳統文化,而當天的活動亦是文化慶祝的現場,無論如何不應夾雜政治因素去叨擾。「來這裡了解自己文化的孩子們又做錯了什麼?這跟那些攔了別人上班路,在馬路中央抗議示威的人有什麼區別?我覺得這樣很難得到別人理解和同情。挺反感的。」

小朋友在活動現場體驗做冰皮月餅。

小朋友在現場做玉兔手工。

馬泰幕僚長卡爾瑪牽著寵物犬再次現身抗議示威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