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統計處今日(10月2日)發表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2025年8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達303億元,較2024年同期上升3.8%。而2025年7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修訂估計,則較2024年同期上升1.8%。今年8月的升幅,亦是自2024年1月,20個月以來最高,對上一次最高是2023年12月,當時升幅為7.8%。
多個零售類別銷貨值上升 珠寶鐘錶表現突出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的銷貨價值臨時估計分析,2025年8月與2024年8月比較,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上升16.4%,表現最為突出。其他錄得升幅的類別包括:其他未分類消費品(上升14.2%);藥物及化妝品(上升5.0%);服裝(上升3.1%);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上升0.4%);百貨公司貨品(上升1.9%);鞋類、相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上升0.8%);中藥(上升0.5%);以及眼鏡店(上升5.7%)。





在2025年8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整體8.4%。該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的臨時估計錄得26億元,較2024年同期上升8.9%。2025年7月的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修訂估計,亦較2024年同期上升13.3%。總計2025年首八個月,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的臨時估計較2024年同期上升3.0%。
扣除期內價格變動後,2025年8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較2024年同期上升3.2%。2025年7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修訂估計,較2024年同期上升0.9%。然而,2025年首八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臨時估計,則較2024年同期下跌3.1%。
另一方面,部分零售類別的銷貨價值則錄得跌幅。2025年8月與2024年同期比較,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下跌0.8%。其他下跌的類別包括: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下跌3.6%);汽車及汽車零件(下跌8.9%);燃料(下跌11.4%);書報、文具及禮品(下跌1.3%);以及傢具及固定裝置(下跌3.9%)。
本地消費氣氛、旅客增長加上政府推動 零售業前景樂觀
截至2025年8月底的3個月,經季節性調整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較先前3個月上升0.3%,而經季節性調整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臨時估計則下跌0.3%。
政府發言人表示,8月零售業表現有所改善,錄得3.8%的按年增長,這已是連續第4個月錄得增長。發言人續指,展望未來,本地消費氣氛趨向穩定,加上訪港旅客數字持續增長,以及政府積極推動旅遊業和盛事項目,預計這些因素將為零售業務帶來持續支持。
謝邱安儀:反映零售業情況已穩定 起碼沒無差落去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形容今次數字有正增長「是好事」,指增長百分比雖然不算高,但仍顯示零售業情況已經穩定下來。另外,內地國慶黃金周假期昨日展開,謝邱安儀認為十一黃金周較多旅客到港,相信與政府推動盛事有關,能夠帶動到人流,「每逢到節日就見到旅客有顯著升幅,雖然人流多不代表生意就會同步增長,但旅客多始終是好事。」
謝邱安儀提到,按零售商主要類別劃分,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升16.4%,相信由於是金價升幅帶動,令到這個項目數字有所增加。她說,不少類別數字是微升或微跌,因此認為零售業情況較穩定,形容「起碼沒有差下去」,但坦言亦未達到復甦水平。她提到,9月本港3次受颱風吹襲,影響9月整體銷售表現,嘆稱天氣對零售業界影響嚴竣,指業界原本希望9月多做推廣宣傳,但亦受天氣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