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局最新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本港零售銀行整體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長13.4%,主要得益於外匯和衍生工具業務的收入,以及收費和佣金收入的增加。期內,淨息差按年收窄4個基點至1.47%,部分反映港元利率下跌;特定分類貸款比率按年升0.08個百分點至1.97%,主要受商業房地產信貸拖累。
商業房地產信貸風險仍可控
報告指出,本港銀行業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仍然面對上升壓力,今年6月底的總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97%,較去年12月底亦微升0.01個百分點,較今年3月底則微跌0.01個百分點。而近期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呈升壓大致由商業房地產信貸帶動,因為商業房地產市場面對包括利率和市場供求變化在內的多種因素的壓力。然而,評估與商業房地產貸款相關的銀行信貸風險仍屬可控。
寫字樓續面對高空置率挑戰
今年首七個月商用物業市場仍然受壓。短期內,預料寫字樓將繼續面對高空置率的挑戰,而零售商舖則將繼續受到本港消費模式轉變所帶來的壓力。然而,訪港旅遊業的改善,加上政府持續實施招商引資的政策以及提振寫字樓市場的措施,可望為市場提供一定支持。
家庭負債佔GDP比率87.8%
另外,報告顯示,由於香港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速較家庭負債為快,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去年下半年的87.9%微跌至今年上半年的87.8%。金管局認為家庭資產負債情況健康,相關信貸風險在控制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