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事實查核:特朗普演說多項資訊錯誤

文:曾維燊
圖:美聯社

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9月23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約一小時演說,內容涉及攻擊歐洲盟友、批評可再生能源及抨擊前任總統。多項言論被事實查核指出為誤導或錯誤。

《紐約時報》事實查核:

  1. 投資數字誇大
    特朗普宣稱上任八個月已吸引17萬億元投資,而拜登總統任內四年僅不到1萬億元。事實上,特朗普所述17萬億元包括未實現的承諾及外國投資,實際支付金額遠低於其說法,且其官方統計亦僅8萬8000億元。

  2. 誤指倫敦市長支持伊斯蘭教法
    特朗普稱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計劃實行伊斯蘭教法。事實上,沒有證據顯示倫敦或市長有此計畫。相關社交媒體謠言已被多方駁斥。

  3. 中國風能情況錯誤
    特朗普聲稱中國風力發電很少,主要出口風機。實際上,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風力發電容量及風電場,並計畫建設更多。

  4. 電價與油價誇大或錯誤
    特朗普表示美國電價下降、油價大幅下降。事實上,電價在他任內上升約6.2%,油價僅略微下降。

  5. 其他錯誤或誇大說法

    • 指稱大量來自監獄或精神機構的人越過美國南部邊境,無證據。

    • 誇稱結束七場「無休止戰爭」,部分爭議存在。

    • 宣稱拜登政府失蹤近30萬兒童,多數無死亡證據。

    • 宣稱去年美國毒品過量死亡30萬人,實際約8萬人。

    • 將華盛頓特區描述為「美國犯罪首都」,與實際情況不符。

總體而言,特朗普在聯合國演說中多次發表誤導或不實言論,其經濟、能源及國際政策相關數據均被查核指出嚴重誇大或錯誤。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