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簽證新規在矽谷掀起深層震盪,或讓美國僱主每年為此支付140億美元。對高度依賴海外員工的美國科技行業來說,產生的影響不言而喻。
據《金融時報》計算,根據特朗普19日簽署的公告,企業為H-1B簽證申請人支付的費用將提高至10萬美元。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還稱,新的費用「按年計算」,適用於首次申請和續簽。若以新標準執行,美國企業每年將為14.1萬份H-1B申請支付高達140億美元費用。數據顯示,矽谷IT業三分之二從業人員依賴H-1B,會計、醫療等領域亦廣泛使用。
創業孵化器YCombinator執行長陳嘉興(GarryTan)批評稱此舉等同於「將創新人才推向溫哥華等競爭城市」,長期將削弱美國科技競爭力。
法律界已著手應對挑戰。史密夫斐爾律師Matthew Dunn指出,10萬美元收費遠超過行政成本範疇,司法覆核勝訴機率較大。部分企業正研究L-1簽證替代方案,但嚴苛的境外工作年資要求(至少一年)使得適用性受限。雖然白宮最新情況說明書提及,符合「國家利益」的申請可申請費用豁免,但具體標準尚未明確。
值得關注的是,共和黨議員正推動更徹底的改革,包括以薪資水平取代現行抽籤制度、提高薪資門檻等措施。這場突如其來的政策地震,不僅暴露美國科技業對國際人才的深度依賴,也預示著全球人才流動格局可能面臨重大調整。隨著各方角力持續,H-1B簽證制度的未來走向仍有變數。
新規一發布,包括微軟、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高盛等美國企業都向員工發送了緊急郵件,發布旅行警告,要求身處海外的H-1B持有者立即返美。據三藩市機場監控數據,數名印度籍技術人員因擔憂入境受阻,主動中斷家庭假期提前登機。引發更大爭議的是,美國網絡論壇4chan出現煽動性言論,號召網友透過虛假下單癱瘓航空預訂系統,阻止印度員工返美。印度外交部20日發出聲明說,正評估美國新政策對跨國家庭的影響,擔憂引發「人道主義後果」。
面對輿論風暴,白宮緊急澄清,10萬美元僅適用於新一輪申請者,現有持證人續約或重新入境無需繳納。這一表態也讓三藩市機場的混亂有所緩解。IBM高管也證實,恐慌情緒隨政策細節明朗化已基本消退,但產業分析人士指出,此事件已對科技界心理預期造成實質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