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預計於今年11月實施,註冊消防工程師將獲准為《消防(註冊消防工程師)規例》所表列處所的牌照申請人提供消防安全風險評估及發出證明書的服務。要成為註冊消防工程師,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資歷及經驗,亦要通過專業發展課程及層層面試關卡。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消防安全)黃思律強調,該計劃對註冊消防工程師申請人的門檻和經驗有一定要求,以確保消防安全的原則及水平,同時透過讓業界人士進入相關體系,務求善用人力資源,協助他們持續發展專業。
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消防安全)黃思律表示,註冊消防工程師分為3個專業範疇,其中風險評估涉及現場檢查處所間隔等情況,以決定所需消防要求,當中除了根據消防法例審批之外,亦就一些情況進行性能化設計,因此對負責風險評估的註冊消防工程師的要求特別高;至於消防裝置及通風系統兩個範疇,主要聚焦於驗收所安裝的系統運作是否正常,以及可靠性,「將職責分為3個部分,屬策略性部署,有助從事相關工作的業界人士更容易成為註冊消防工程師,得以持續發展其專業。」
相關報道:註冊消防工程師計劃|工程業界歡迎讚便民便商 冀開闢新機遇

消防處會以風險為本的原則,抽選最少70%由註冊消防工程師發出證明書的處所進行審核。黃思律指出,若申請人的能力和經驗滿足處方的要求,可同時成為3類不同項目的註冊消防工程師,不過當3個類別的註冊消防工程師為同一人,而被委託處理同一個牌照申請,會被視為「潛在風險」情況,處方會將其所發出的證明書進行審核檢驗。
若要成為註冊消防工程師,目前有3個渠道,包括具備1年相關工作經驗的已註冊專業工程師,涵蓋消防、屋宇裝備、機械工程或電機工程等範疇;持有相關學科的學士學位、擁有最少6年相關工作經驗人士;以及擁有最少 15年行業經驗的人士。黃思律解釋,消防工程學是一門專科,主要涉及定量研究,不但要依循法規或描述性要求,更要根據不同風險情境設計合適的消防系統,當中涉及大量學術運算,如流體力學、熱力學等,因此工程學背景是門檻之一。

黃思律續指,許多業界人士如註冊消防裝置承辦商,已具備執行消防安全要求或裝設、檢查、保養消防系統及通風系統的經驗,在特殊情況下,若處所的消防安全需求非比尋常,需要特別的性能化設計或改動,這些具豐富經驗的業內人士能憑藉其專業知識評估現場情況,並作出適當調整,「整個註冊消防工程師註冊制度相當強調經驗。當然我們會驗證其真實性,申請期間,他們需經歷面試,由學界、業界及處方人士組成的面試委員會進行核實。」
除了面試,部分申請人亦要修讀專業發展課程,當中涵蓋消防科學、人類行為學、消防法律及消防系統,現階段課程由消防處提供。黃思律說,課程總共120小時,每個範疇約佔30小時,包括理論、實務和法例演變等,須通過考試才能進入下一範疇,「我們不希望草草了事。」
談及計劃的反響,黃思律指過去曾進行多項諮詢,業界相當歡迎計劃的推行,當計劃實行後,消防處會繼續提供相關服務,目的是讓未能在市場上找到合適註冊消防工程師的牌照申請人仍可選擇處方既有的服務,「我們依然保持對市民的服務承諾,不會因為新增申請管道而減少人手或降低服務質素,不論計劃未來是否廣受歡迎,牌照申請的效率都不會受到影響。」
記者 麥鍵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