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一家網紅麵包店因每日閉店後大量銷毀未售完的麵包引發廣泛爭議。涉事門店承認因銷量預估失誤導致丟棄現象,且公司規定不允許隔夜銷售或夜間降價處理。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後發現銷毀記錄不完整,目前正進一步核查。
無夜間降價銷售制度 直接報損
據《新京報》報道,昨天(16日)下午,涉事門店店長潘女士證實,事件確是該店13日所發生,店長表示這是門店對預計銷售量錯誤估計,導致了麵包的浪費。店長表示,根據公司規定,麵包不可隔夜銷售,目前也沒有制度會在夜間降價銷售,一般直接報損處理。
相關新聞:「0元購」奶茶︱外賣補貼戰變大浪費 民眾懶排隊門店日棄30杯





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虹橋所的執法人員當日亦到達門店現場進行執法檢查。在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店長所提供的每日麵包的銷毀影片並不完整,只有片段。對此執法人員指出,銷毀產品應全程記錄,現在無法完整地看到所有麵包銷毀全過程。
此外,執法人員還前往門店處置銷毀麵包的垃圾處理點進行核實檢查,並現場製作詢問筆錄。店長告訴執法人員,該店麵包為現場烤製,每日21時30分停止營業,未銷售完的麵包全部銷毀扔到垃圾桶。
店長向執法人員提供的13日銷毀記錄中,該店麵包銷毀率較高,「藍莓」蛋撻銷毀118個,「臟臟包」銷毀96個,「熊治大奶酥」銷毀32個。
報道指,該店麵包銷售單個價格在10至4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在部分電商平台上促銷推出了9.9元麵包券,現場整體客流量不低,一個小時內有近百位顧客前來消費。
對於該店銷毀大量麵包的事件,消費者趙先生受訪表示「比較氣憤」,認為門店這樣做太浪費了,應該把麵包送給有需要的人,也比直接扔掉好。市民王女士表示,「賣不掉就扔掉」總比隔夜再賣好,但還是有點心疼,希望門店能妥善處理,哪怕送給員工吃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