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攀升就業惡化 聯準會與美國民眾進退兩難

本報訊
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2.9%,高於前月2.7%,創今年1月以來最大漲幅;若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核心物價年增3.1%,與7月持平,仍高於聯準會設定的2%目標。數據同時顯示,失業救濟申請暴增2.7萬件至26.3萬件,創近四年新高,顯示裁員增加、勞動市場明顯轉弱。

《美聯社》報道,此一情況讓聯準會面臨兩難。通膨頑固不降、就業卻持續疲軟,形成方向相反的訊號:為刺激經濟通常要降息,但對抗通膨則需升息或維持利率不變。政策制定者下週(9月16至17日)將召開會議,市場普遍預期會將基準利率從4.3%降至約4.1%。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也持續對聯準會施壓要求降息。

達拉斯一名私人購物者在收集物品,以完成線上雜貨訂單。美聯社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上月已示意官員更關注就業疲軟,為下週降息鋪路。華爾街投資人依據CME FedWatch預期,聯準會後續還有85%的機率再降息兩次。全美保德信首席經濟學家博斯賈西克(Kathy Bostjancic)表示:「雖然通膨略高於預期,但不足以阻止聯準會下週開始降息,勞動市場正在失速,需要降息來支撐經濟,並開啟一連串的寬鬆循環。」

分析師認為,通膨加溫部分來自特朗普政府新一輪關稅的單次衝擊,長期不致造成通膨螺旋,疲弱的就業將壓抑薪資,迫使企業控制價格。不過,也有經濟學家警告,高收入族群消費力仍強,推升飯店、機票等價格,使通膨居高不下,可能出現類似1970年代的「停滯性通膨」困境。

8月物價月增0.4%,快於前月0.2%;能源帶頭上漲,汽油價較7月躍升1.9%,蔬果及牛肉價格推升雜貨價0.6%,租金漲幅0.4%也加快。服裝漲0.5%,家具漲0.3%,較去年同期高出4.7%。

物價壓力也衝擊業者。北卡州餐廳老闆庫瑪(Cheetie Kumar)說,進口香料、咖啡、巧克力、黃豆等成本飆漲,使總體成本年增約10%,已多次調漲菜單價格,仍擔心漲價過多將嚇跑顧客。大型企業也難倖免,化妝品品牌E.L.F.春季宣布漲價1美元,但財務長坦言恐難以完全抵消關稅成本。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則警告,補庫存時將面臨全面性成本轉嫁壓力,消費者今年恐真正感受到漲價衝擊。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聯準會在物價壓力與就業惡化之間需取得平衡,下週降息幾乎已成定局,但未來路徑仍視通膨與勞動市場後續走勢而定。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