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壇地震!首相石破茂閃電辭職,誰將接掌不穩定的少數派政府?

日本首相石破茂於週日宣布,他將辭去首相及執政黨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黨魁的職務。據美聯社報道,此次辭職的主要原因是為今年七月國會選舉的歷史性失敗承擔責任,並避免黨內因提前舉行黨魁選舉而產生分裂。此舉結束了他僅持續約一年的短暫執政生涯,也使日本政局再度面臨不確定性。

辭職的時機與理由

石破茂在記者會上解釋,他之所以選擇此時辭職,是因為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他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已下令調降日本汽車關稅,這讓他得以在完成一項國家重任後卸下職務。而更直接的導火線是,他希望避免黨內就是否提前舉行黨魁選舉進行投票,他認為此舉將會造成黨內「嚴重分裂」。

黨內逼宮與選舉連敗

自上任以來,石破茂的領導便面臨重重挑戰。在他接任首相僅兩週後,執政聯盟便在權力更大的國會下議院選舉中失去多數席位。今年七月,執政聯盟又在上議院選舉中遭遇慘敗,再次未能獲得過半席次,使其政府成為不穩定的少數派政府。接連的失利引發了黨內右翼保守派,如前首相麻生太郎(Taro Aso)等重量級人物的強烈不滿,要求其下台的壓力日益增大。

繼任人選與未來挑戰

石破茂將留任看守首相,直到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ic Party)在預計十月舉行的黨魁選舉中選出新任領導者。目前被提及的可能接班人選包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Shinjiro Koizumi)、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以及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Yoshimasa Hayashi)。專家分析指出,由於自民黨在國會兩院均不佔多數,無論誰接任,都將面臨巨大的執政挑戰,必須尋求與分裂的反對黨合作才能推動法案。

民眾反應與未竟之業

對於首相的辭職,日本民眾反應不一,既有期待變革的聲音,也充滿了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石破茂(本人也對其短暫的任期表示遺憾,承認未能滿足選民的期望,並留下了薪資增長、農業改革等未竟的事業。他表示自己不會參與下一次的黨魁競選,並期望繼任者能繼續推動他所關切的議題。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