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薪及人力資源管理平台Deel發布《2025香港薪酬方式期望報告》,該公司大中華銷售經理廖紫華透露,去年開始準備美國上市,現正進行盡職審查程序,希望明年可以掛牌。Deel於2019年創立,目前已完成D輪融資,估值約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該企於2022年進軍香港市場,現在全球逾150個國家及地區提供服務。
86%港人感薪金跑輸通脹 Z世代失業僅夠3個月開支
是次調查報告顯示,86%受訪者表示薪金追不上通脹,其中金融從業員受最大影響,49%表示薪金實際價值因通脹而減少,相比之下,科技業中僅25%從業員認為自己面對同樣情況。此外,37%受訪港人表示,薪金僅足夠勉強維持生活或難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近66%受訪者表示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儲蓄只足夠支撐他們6個月或以下的開支;而接近一半香港Z世代人才在失業下,只能維持現有生活方式3個月或更短時間。
主流用信用卡解決「糧尾」
港人開始透過多種途徑來填補薪酬周期之間的財務缺口,83%香港在職人士在等待發薪期間曾使用各類型金融服務。53%人利用信用卡預支或延遲付款;33%使用先買後付服務;31%使用現金預支應用程式;30%使用預支薪金服務。
報告提及,員工對薪酬制度靈活性與個人化需求不斷上升,46%受訪港人希望更頻繁領取薪酬,包括每周或每兩周領取工資,其中31%Z世代更傾向於按周領取工資。除此之外,83%的香港在職人士願意接受非傳統支薪模式,包括51%對股票或股權感興趣;42%對外幣感興趣;39%對加密貨幣感興趣。47%香港科技從業員願意考慮以加密貸幣收取部分薪金。

Deel:薪酬創新可留住人才
Deel南北亞企業拓展區域主管Karen Ng表示,企業若能夠將薪酬創新與員工財務需求接軌,不僅能留住優秀人才,更能建立高投入、高生產力和財務穩健的團隊。
是次的調查由Milieu Insight於今年7月進行,訪問對象包括逾1000名來自不同行業、企業規模及背景的香港全職僱員,以及逾250名來自大中小型企業的薪酬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