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全年基礎溢利及股息持平 本港售樓毛利率跌至12% 郭炳聯料樓市成交持續改善

新鴻基地產(016)截至6月底全年基礎溢利218.55億元,按年微升0.5%,派末期息每股2.8元,全年維持派3.75元。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香港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階段,本港住宅市場進一步呈現回穩跡象,在招商引資和招聚人才的政策下,加上住宅租金上升和預期利率回落,預計買家信心和住宅成交量將繼續改善。

本港物業銷售盈利跌51%

期內新地合併收入901.19億元,增長7.8%。期內香港物業發展總收入261.39億元,升5.6%,但營業溢利錄得32億元,下跌50.9%,主要由於本港賣樓毛利率由上年度的26%,大跌至期內12%。截至期末,新地中港物業未確認的合約銷售金額為444億元,當中356億元來自香港,88億元來自內地,大部分於今年度入帳。

租務收入跌2% 租戶銷售額跌幅顯著收窄

至於香港物業投資總收入175.31億元,按年跌2.3%,淨租金收入129.56億元,跌3.5%。新地指,本港收租業務中,寫字樓物業組合收入因續租租金下調而減少5%;零售物業組合亦受累持續經濟挑戰影響顧客消費意欲而跌2%;但住宅及服務式住宅物業組合租金收入大增12%。

「升級搬遷」助出租率高企

新地指出,其多元化的零售物業組合錄得約95%出租率,水平相對穩定,而今年上半年租戶銷售額的跌幅亦顯著收窄。該集團又指,十分重視與租戶和顧客建立長遠互惠的關係,從而配合他們不斷轉變的喜好,受惠於「升級搬遷」(Flight to Quality)的市場趨勢,國際金融中心(IFC)和環球貿易廣場(ICC)的平均出租率達到92%。

郭炳聯:香港經濟處於轉型階段 擔任「走出去」跳板

郭炳聯在業績中表示,香港經濟正處於轉型的階段,金融市場活躍和旅遊業向好將繼續在短期內帶動經濟溫和增長,吸引內地和海外企業來港的措施,鞏固香港作為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跳板角色,加上住宅租金上升和預期息率回落,預計買家信心和住宅成交量將繼續有改善。

整體資本開支顯著回落

郭炳聯稱,在住宅市場氣氛改善的情況下,致力提高物業發展業務的資產周轉,以維持強健的現金流,同時會透過多元化的收租物業組合和非地產業務,保持可觀的經常性收入,鞏固財務穩健的關鍵競爭優勢。他認為,隨著多個大型項目陸續落成,整體資本開支已在期內顯著回落,未來將繼續減少資本開支和控制營運開支,並利用創新科技提升營運效率。

未來10個月在港推售5樓盤

推盤計劃方面,新地指,未來10個月計劃在港推售啟德「天璽•天」和「天璽•海」兩個項目第2期的現樓單位,其他預計推售的主要項目包括西沙灣發展項目第2A期及第2B期、鄰近港鐵荃灣西站的項目,以及港鐵古洞站旁大型項目的第1期;內地推售上海、蘇州、杭州、佛山等多個項目。新地認為,其可供銷售的項目充足,足以支持未來的業務發展,並將繼續不時檢視其物業組合,力求增加回報和提高資產周轉。

新地指,未來2至3年在香港和內地新落成的投資物業,將陸續為經常性收入帶來新增貢獻,包括香港的觀塘新商場Scramble Hill,計劃今年下半年分階段開業;啟德的天璽•天Mall直通港鐵啟德站,計劃今年第四季開始營業;而坐落高鐵西九龍總站上蓋的IGC寫字樓,將於2026年開始交付租戶。至於上海徐家匯綜合項目ITC第三期的餘下部分,B座摩天辦公大樓和上海徐家匯中心安達仕酒店,計劃於今年底前竣工,而旗艦商場ITC Maison則預計於今年下半年起分階段開業。

負債比率降至15.1%

截至6月底,新地負債比率為15.1%,按年減少3.2個百分點,淨債項為933億元,減少16%,主要由於年內物業銷售現金流入及建築開支減少所推動。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