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淘金遺址 多棟建築焚毀

淘金時代小鎮「華人營地」爆發山火。美聯社

「華人營地」一棟被祝融摧毀的民宅。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道

北加州3日遭受超過20場山火肆虐,其中最大一場燒毀了一座淘金熱時代小鎮上的民宅,這座小鎮在19世紀50年代由數千名華工建立,當時他們曾受到歧視,並被趕出鄰近的營地。

當局稱,內華達山脈腳下的北加淘金熱時期的歷史小鎮「華人營地」(Chinese Camp)至少有五棟建築遭大火焚毀,迫使約100名居民撤離,並導致連接三藩市和優山美地國家公園的主要公路封閉。

這場山火在周二爆發,至今尚未受到控制,是否損壞了鎮上數座淘金熱時代的建築物,目前尚不清楚,其中包括一座建於1854年的老郵局。一座建於1855年、現已關閉的天主教堂似乎在火災中倖存下來。鎮上的雜貨店,遊客可以購買補給品和欣賞歷史文物的地方,也似乎完好無損。但在某些地段,只剩下燒焦的磚牆和被燻黑的樹木。

加州森林與防火局(CalFire)發言人稱,本周二清晨北加州多處發生旱雷暴,引發了至少22場火災,在卡拉維拉斯(Calaveras)、圖羅姆尼縣(Tuolumne)和斯坦尼斯勞斯( Stanislaus)等縣燒毀了約20平方英里(52平方公里)的土地,「華人營地」是其中一處重災區。

大批消防員在當地的主礦脈(Mother Lode)地區撲救多宗起火,小鎮居民驚懼不安,擔心家園可能化為灰燼。該鎮為加州地標,擁有數棟具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亦屬州級文化遺產。《三藩市紀事報》報道, 大火對曾撰寫大量關於當地歷史的莎朗與史蒂芬·普羅沃斯特夫婦(Sharon & Stephen Provost)而言是沉重打擊。「當歷史建築焚毀,我們便失去一段歷史」,史蒂芬沉痛表示,「而整座城鎮如此消逝——天啊……我實在無法形容,這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

史蒂芬在《華人營地:加州遺落繁華鎮的幽靈史》一書中詳實記錄了這座小型聚落的歷史。華人營地是加州淘金熱時期礦鎮的遺跡,由19世紀下半葉湧入加州的華工建立,是主礦脈地區最古老的城鎮之一。據說鼎盛時期曾有5千華人居住此地。該聚落於1949年列入加州歷史地標名錄,根據2020年人口普查,現今約有90名居民。

當局將此連串山火合稱為「TCU九月閃電複合火災」(TCU September Lightning Complex)。

加州